书包网辣文 > > 新员工入职第一课 > 13.3 基本职业操守3——廉洁
    13.3 基本职业操守3

    ——廉洁

    职场痛点

    职场新人常常误解,以为廉洁是对领导的要求,自己“新员工一枚,不关我事”。其实,近几年国内外许多企业爆出的行贿受贿、贪污腐败、占公司便宜等事件,都涉及普通员工甚至新人。

    不洁身自好,不守本分,迟早会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

    本讲提要

    什么是廉洁?廉洁指的是:

    1.不收受好处。

    2.不假公济私。

    3.不徇私情。

    4.不占公司便宜。

    5.不贪赃枉法。

    请养成公私分明,廉洁奉公的好习惯。

    廉洁,是职场基本职业操守之一。什么是廉洁?廉洁,也叫廉洁奉公,是指员工洁身自好,不收受好处,不假公济私,不徇私情,不占公司便宜,不贪赃枉法。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要从入职的第一天起,就把廉洁的准则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头脑中,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上。具体来说,廉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收受好处

    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收取或者享受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下属机构礼品、现金、有价证券、接待和专门服务。

    在这方面,不同行业的企业,规定是有差异的。

    我国几乎所有的企业,比如海尔、格力、美的等家电企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供水、供电、供暖等公共服务类公司,都严格规定:上门服务人员,不得接受客户任何礼品或招待。任何指的是哪怕一杯水、一个橘子、一个小挂件等礼品,更不得接受购物卡、微信红包等馈赠。

    中国银行规定,业务关联方主动提供的礼品、旅行安排、食宿招待等,员工只有在不影响正常履行职责且当场拒绝会被视为失礼的情况下,才可以在公开的场合下接受,并在接受之前或者当时及时报告上级,决定处理方式。

    不得收取好处,就是当关联方或者利益方向你提供好处时,你应该婉拒,而不是高高兴兴地收下,这是新人必须养成的一项职业操守。关联方指的是客户、供应商或其他合作伙伴。

    不要被小恩小惠所迷惑。一般来说,关联方给好处,开始总是小恩小惠,比如送小礼品、水果饮料、吃饭等。有的新人,容易被小恩小惠所迷惑,认为这些不值几个钱,不算收取好处。所有上门服务的公司都严格规定服务人员上门必须滴水不沾,为什么?因为喝一口水,也是受人恩惠,接受一口水,接下来就可能是一杯水,再下来就是一杯饮料、一件礼物等。收受好处的口子一开,就会由小变大,堵也堵不住。如果出于礼貌,不得不接受,怎么办?请示上级或者请示公司有关部门。如果业务关联方送你礼品,你的上级也同意收下,礼品归谁?有的新人自认为归个人,这是错误的。一些大型公司,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比如规定:价值50元以下的礼品,经请示后可以归个人;50元以上的礼品必须上交公司。一些公司一般没有明确的规定,那就请示领导,由领导决定礼品归属。当然,一般不是很贵重的礼品,领导一般会让个人所有。如果是贵重的礼品,或者明显带有贿赂性质的礼品,比如名烟、名酒、名表,则应该上交。

    总之,针对关联方提供的好处,一句话说,有规定,按规定。无规定,就请示,不得自行处置。

    实际上,总有一些上门服务人员违反公司的规定。比如,享用客户提供的饮料,甚至吃饭喝酒,接受小礼品,结果之后就会少开发票金额、增加服务时间、为客户提供超范围的服务事项等,导致公司利益和形象受损。

    一位做系统维护的新员工,被a公司派到客户处进行某项目维护。客户发现这位员工的技术不错,就想让他把公司的系统也维护一下。客户这个请求不仅超出了工作业务范围,而且客户还不想付钱。客户采用的办法很简单:对该员工热情招待、陪吃陪喝、嘘寒问暖。该员工初入职场,不好意思拒绝,便利用几个晚上,帮客户维护系统。没想到,帮忙的时候,客户公司的系统瘫痪了。后来客户追究责任,认为这位员工代表的是提供服务的公司,是职务行为,应该由a公司赔偿,而a公司认为,这是员工私下的行为,与公司无关,两家公司打起了官司。而这位惹祸的职场新人,没想到自己的低级错误给两家公司都带来很大损失。

    不假公济私

    员工因工作需要而掌握的公司资源,如车辆、器材、设备、办公用品、会员卡等,不得做私人用途。

    在学校和家庭中,一些人没有受到廉洁方面的培训,分不清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不是违反了廉洁准则。比如,用公司的车辆为自己搬家拉货,下班后用公司的电脑或者其他设备,用公司的复印机、复印纸为自己复印文件等。这些都是假公济私,违反了廉洁准则,是错误的行为。

    有一次我前往某公司上课,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员工来机场接我。接到我之后,这位员工又让车在中途绕了个道,接上自己的女朋友,然后一起回市里。

    这种做法,同时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利用公车为自己办私事,违法了廉洁准则;第二个错误,在工作中办私事,违法了勤勉履职准则。

    不徇私情

    工作中,面对任何人,包括同学、同乡、亲朋好友等,都必须坚持原则,按章办事。

    脸皮薄,是新人的共同特点。什么是脸皮薄?在工作中,只要遇到熟人或“铁哥们儿”“闺密”,或者其他亲朋好友等求自己帮忙办点私事的时候,由于不想得罪人,或者“不好驳人家的面子”,或者干脆就是不知道如何应对,于是,新人就处处退让,为人家行方便、办私事。

    有职场好友求公司负责考勤的“哥们儿”,将自己某次迟到改为公出。该hr不好意思拒绝,答应了。某公司采购办公用品,开办公用品店的朋友,请负责采购的行政主管照顾一下生意,该主管答应了。公司举办市场推广活动,邀请某明星代言,公司其他部门有几位该明星的粉丝,央求市场部小王设法偷偷带她们进去求签名合影,小王办了。

    这些行为,就是徇私情,就是因私废公,就是不廉洁的行为。

    不占公司便宜

    员工不得利用公司管理漏洞或不当方式,从公司为自己或他人获取好处。

    占公司便宜,与贪污盗窃等不同。贪污盗窃是采取非法方式,在公司不知晓的情况下,将公司财物据为己有。而占公司便宜则是打擦边球,利用公司的管理漏洞,为自己或他人牟取利益。比如,公司招待客户吃饭,有的人可能把自己的餐费混在里面报销,或者开发票时多要几瓶饮料带回去。因公外出,让出租车司机多给两张发票,或者用金额高的票据替换金额低的票据等。

    在职场上,有一个著名的测试,叫报销单测试。公司会定期或不定期报销单据,比如差旅费、接待客户的餐费、公出或者加班打车费等。报销的程序是,填单,财务审核,领导签字,最后报销。报销单据,往往可以测试员工廉洁程度。报销明细中可以看出是否诚实、是否廉洁、是否在报销单里塞了私人单据、是否把个人消费塞进公务消费中报销等。

    坦率地说,占公司便宜,可以说是职场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了,也可以说是廉洁准则中最难坚守的地方。

    某公司一次开除55名道德瑕疵员工,原因是这些员工在微信群里找出租车司机要发票,每月都多报销几百元打车费。公司通报称“涉及金额并不巨大,但是有规则就要遵守,公司制度不能打折扣”,这些员工被开除。晚间加班打车,公司报销是应该的。因私打车,却充入公务报销,坚决不能做。所以公司的便宜,不能占,不能沾。

    不贪赃枉法

    大家经常看到关于我国反腐方面的报道和宣传,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有“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这些词汇形容的都是采取违法方式获取好处的现象。在公司里,这种现象有企业特有的一些特点,比如“贪污”“吃回扣”“吃里爬外”等。

    贪赃枉法就是:

    ●为了拿到订单,给有关政府部门或者买方有关人员送礼、送钱(俗称回扣)、输送利益(比如组织旅游)。

    ●向供应商索取金钱或其他好处,或者强迫对方用好处交换采购或者许可。

    ●为了得到好处,置公司规章制度和利益于不顾,吃拿卡要,给好处才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或者刁难。

    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赃枉法,不仅仅是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而且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做的。在任何公司,这些都是不能触碰的底线,违法将会遭到公司最高级别的处罚,并且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擦不掉的污点,甚至会触犯刑法。

    事实上,国内外企业每年都会发布廉洁公告,都会处理若干起贪赃枉法事件。任何一家遵纪守法的公司,都会对这种恶劣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绝不姑息。

    新人千万不要以为廉洁与自己无关。入职后,新人就会慢慢发现,公司里有些岗位的权力或资源,会影响他人利益。

    但很多岗位上的人员不以为意,长此以往,恐会酿成大错。

    廉洁是每一位员工都应当恪守的基本职业操守。人在职场,不合法的好处,不碰;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坚持原则,公私分明,廉洁奉公。

    本讲知识点

    什么是廉洁?不收受好处,不假公济私,不徇私情,不占公司便宜,不贪赃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