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辣文 > > 新员工入职第一课 > 12.6 举报、告密与申诉
    12.6 举报、告密与申诉

    职场痛点

    打小报告,到处告状,是职场中的不良行为。

    但是,由于新人不了解举报、告密与申诉的不同,错将打小报告等行为当作义举。

    本讲提要

    举报、告密与申诉这三种行为是不同的,但是很容易使人混淆,混淆后会有问题。

    什么是举报?什么是告密?什么是申诉?

    在职场,有三种行为不易分得清。它们是举报、告密和申诉。这三种行为都很敏感,容易得罪同事,得罪上级,甚至在公司里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不能很好地区分这三种行为,不能把握好分寸和原则,将会给自己、上级和公司带来麻烦,甚至是严重后果。

    什么是举报?员工向有关部门报告公司或公司中某人的违法、违纪或违规行为。举报有以下特点。

    第一点,有违法、违纪或者违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公司行为,可以是部门行为,也可以是领导的个人行为。某化工企业为了省钱,偷偷关闭污水处理系统,上传假的污水处理数据,这是公司行为。某部门私设“小金库”,这是部门行为。公司某领导收受贿赂,这是个人行为。这些都是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第二点,因为工作关系而知情。比如你是该化工企业污水处理部门工作人员。

    第三点,有严格的报告程序和方式。无论是党政部门的举报,还是企业的举报,都有严格、明确的程序和方式,必须遵守。举报公司、上级或者同事,需要巨大的勇气,还需承担一定的压力,甚至可能遭到打击报复。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员工,当发现重大损害国家利益、公司利益、股东利益、消费者利益、员工利益的行为,或者重大的犯罪行为,应当挺身而出,积极举报。这既是一个员工的权利,也是责任。2020年,大家都知道了一个名词——“吹哨人”,“吹哨人”就是举报人或揭露人。

    但是,举报事关重大,一旦举报成功,被举报人将面临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一旦举报失误或者失败,则会给公司和个人带来很大麻烦,你可能很难在公司再工作下去。所以,对于举报,要慎之又慎。

    一是确认。确认行为确实违法、违纪或违规,这就需要你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并不容易。

    二是证据确凿。掌握确凿的违法违规证据,是举报的基本前提。如果仅仅是道听途说,不能举报。

    三是走规定程序。比如公司领导干部违纪,你应向董事会或纪委举报。本部门或者其他部门违规,你应向公司高层举报。违法行为,你应向检察机关或者政府执法部门举报。

    什么是告密?因为私人恩怨而向有关部门或者领导告发自己的同事、领导、合作伙伴或者朋友的行为。

    告密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告密者与当事人有私交,过从甚密。比如亲人、同学、师生、战友,或者有密切私人关系的上级、同事,总之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只有一个圈子里的人,才会是告密,否则不是告密。在学校里,有学生告发其他班级学生作弊,这不是告密,而是举报。因为被告发者与告发者之间没有私密或者亲近的关系。在公司里,有员工告发其他部门员工弄虚作假,也不是告密,道理相同。

    第二,因为私密关系而知情。由于私密关系,告密者了解当事人的隐私性信息,比如私下的不当言论或者行为,或者不宜公开的言论或者行为。比如销售部经理十分信任小李,在私下聚会时,经理对小李表示出对销售总监的不满,甚至还说要带小李一起跳槽。

    第三,因为私人恩怨,邀功请赏而向上报告。一般是,原来与当事人关系密切,后因故反目成仇,或者心生不满,于是采取告密打击当事人,或者因为告密可以取得公司或者领导的赏识和奖励,于是告密。

    打小报告就是告密。职场有一种行为,叫打小报告,即下属私下向上级或者公司高层告发自己的同事或上级的行为。打小报告符合告密的基本特征,比如与被告发者关系密切,因关系密切而知情,因私人恩怨而告发。

    与举报不同,举报是走组织渠道,是组织许可甚至鼓励的行为。而告密、打小报告,走的是私人渠道——私下向关系好的上级告发,或者直接找有矛盾的高层告发。

    那么,一名员工应不应该告密/打小报告呢?不应该。告密者是叛徒、小人的代名词。在几乎所有的公司里,打小报告者常会名声扫地。

    为什么不应该告密/打小报告呢?

    第一,告密违反做人的良知。

    告密者属于贬义词,因为告密违反了人的基本良知。在私人领域,比如夫妻、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师生、上下级之间,由于个人的私密关系,会了解他们不为人知的言行,这些言行如果被官方或者他人获悉,会对他们不利,怎么办?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应该“亲亲相隐”,也就是一个人应该为自己亲近的人保密。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会有更多的信任,因为信任而了解对方更多的秘密,那么,为对方保守秘密就是基本义务,否则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将不复存在。因对方信任而告发对方,是一种背叛行为,为人所不齿。

    在法庭上,亲朋好友的证词会被排除,不被采信,因为告发自己的亲朋好友是不可想象的。在公司里,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是不是私人领域?在“组织沟通”一课中,已给大家介绍过,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是工作关系,显然不是私人领域,而是公务领域,必须按照组织沟通的渠道和原则来处理。但是,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也会出现密切的私人关系。比如某上级将某下属看作自己的亲信,部门的同事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种私密关系下的言论或者行为,属于私人领域,要按照做人的原则来处理。

    第二,公器私用。

    告密是想通过组织力量,比如政府权力、公司权力或者某位领导的权力,来打击甚至清除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与自己有恩怨的人,或者有利益之争的人。甚至有人想通过告密,作为获取领导青睐和信任的台阶。通过告密,利用公共资源达到个人目的,是一种典型的公器私用。

    如果将举报与告密比较,举报是见义勇为,告密则为人所不齿。

    那么,怎么区分举报和告密呢?

    举报与告密的区别

    本部门报销会议支出时,里面混了不少假发票和违规项目,你向公司财务部做了反映。这不是告密,而是举报。销售部经理一直对销售总监的领导方式不满,有一次经理和小李下班喝酒,半醉半醒之间,经理对小李说了不少总监的坏话。小李将此事报告给总监。这是告密,不是举报。

    什么是申诉?申诉也叫申告,与举报和告密不同。申诉是员工对工作安排、考核奖惩、劳动条件、员工关系等方面的对待或处理不满时,根据公司规定的程序所做的自我救济行为。一句话,申诉是根据公司规定的程序和办法维权。

    申诉的时候,程序很重要。

    某公司的申诉、投诉程序如下。

    先向直接经理口头提出,如果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员工可以如下做。

    第一步,向其直接经理呈交一份书面投诉(说明时间、地点和其所面对的事件),直接经理应在三天内书面答复。

    第二步,如员工对其直接经理的解释不满意,可向其高层主管经理投诉并送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三步,人力资源部应积极协调员工的直接经理或其高层主管经理就员工提出的投诉在七个工作日内答复员工。

    第四步,如问题还得不到解决,应提交公司总经理做出最终裁决。

    公司里的申诉机制,是给员工一个说理的机会,也是一个矫正错误的方法。

    关于申诉,新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事项,申诉程序是不同的。如果新人申诉,一定要严格按照自己公司的申诉程序进行。有的小公司,没有规定申诉程序,新人怎么办?一找直接上级,二找人力资源部,三找老板申诉。不过,应了解有的公司不允许越级申诉,有的公司鼓励越级申诉。

    2.正式的申诉必须是书面的。

    3.申诉并不意味着员工自己一定就是对的,公司就一定有错。无理取闹的员工大有人在,受到不公对待的员工也不少,所以公司的申诉程序,是通过制度化、程序化的方式,既防止员工受到不公待遇,又防止员工无理取闹。绝大多数公司的申诉程序是严肃的,值得信任的。

    作为职场新人,应该尽早清楚举报、告密、申诉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本讲知识点

    什么是打小报告?

    因为私人恩怨而向有关部门或者领导告发自己同事、领导、合作伙伴或朋友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