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辣文 > > 新员工入职第一课 > 11.2 沟通有渠道
    11.2 沟通有渠道

    职场痛点

    对公司的沟通渠道不了解、不熟悉,遇到工作问题和苦恼,不知所措,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解决。

    遇到困惑,一些新员工不走公司官方沟通渠道,而是走私人沟通渠道,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人际矛盾和沟通障碍。

    本讲提要

    1.像交通需要道路一样,公司的组织沟通有渠道。

    2.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组织沟通渠道。

    3.到一个陌生城市,应该尽快熟悉路况。新员工入职,就要尽快熟悉公司的沟通渠道。

    两个城市之间有普通公路,有高速公路,有高铁,有飞机,当然也可能有羊肠小道。没有道路,两个城市之间无法往来。在公司,沟通也需要道路,这就是沟通渠道。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部门之间、客户供应商之间都需要明确的、通畅的、多种沟通渠道。那么,沟通渠道究竟是什么?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万科地产曾在员工手册中明确告知员工,本公司有12条沟通渠道,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这12条渠道解决。这12条渠道如下。

    一是上级门户开放,欢迎员工直接提出想法和疑问。二是吹风会,高层面向基层介绍情况。三是员工关系专员,承诺在工作日36小时内答复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保密。四是“我与总经理有约”。五是职工委员会。六是工作面谈。七是工作讨论和会议。八是e-mail。九是网上论坛。十是员工申诉通道。十一是员工满意度调查。十二是公司的信息发布渠道,如网站、周刊、业务简报、公告板等。

    在互联网时代,沟通的渠道越来越多,沟通越来越便捷。在许多公司,除了万科列举的沟通渠道之外,还有办公系统、微信工作群、钉钉、报告报表系统、通知通告系统、沟通日制度、沟通员制度,国企还有民主生活会、中心组会议,外企还有多种主题活动等。不同的公司,沟通渠道不同。目前,企业最常用的几种沟通渠道如下。

    oa系统

    oa系统是大多数企业最基础、最主要的沟通平台。它把企业、部门、个人的工作信息都纳入了,公司的新闻、通知、公告、数据等企业员工需要获知的信息,以及汇报、请示、签批、审查、汇总、分析等,都集成到系统当中,成为公司内部沟通的官方平台。

    此外,大企业有自己的erp系统。有的公司有自己的kms系统,也就是知识管理系统,作为公司基础沟通渠道。小公司可能没有独立的oa系统,而用钉钉、qq群或者微信群沟通。

    面谈

    面谈是基层人员,尤其是新员工最重要、最频繁的沟通方式。因为新人刚入职,没有独立的工作能力,需要随时向上级或其他同事请教。而且,一般来说,新人和自己的直接上级、同事都在一个大办公室或者车间、卖场内,是在一个肩并肩、面对面的工作空间,大家朝夕相处,在办公室、车间、走廊、食堂,以及饭桌上、下班的车上等都可以面谈沟通,非常方便和频繁。

    比如上级给你布置工作,是面谈;给你做辅导,教你怎么做,是面谈;给你工作上的建议、意见,对你表扬或批评,都是面谈。你向上级汇报工作,是面谈;你请示工作,是面谈;你和同事之间协商工作问题,也是面谈。

    会议

    在任何企业中,开会都是最重要的沟通渠道之一。开会是把公司相关人员集中到同一个时间和地点,或者同一个时间不同地点,进行沟通的活动。公司的会议有多种类型。

    ●例会。定期例行召开的会议。最频繁、固定的是周例会,每周一次,在周一上午或下午或者其他时间召开。此外,还有月度分析会、季度总结会等,都是例会。许多行业每天都召开的班前会、晨会,也是例会。

    ●办公会。有的公司叫总裁办公会,有的叫经理办公会,这类会议一般是公司的高层或者中高层参加的会议。

    ●计划会。有周计划会、月计划会、季度计划会、年度计划会等。

    ●部门会议。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子公司都有自己的部门会议。

    ●专题会议。比如研发、质量、促销、采购、成本管理、绩效、预算、企业文化、党建等专题会议。

    开会是多位相关人员同时在场的一种沟通形式,新员工可以同时与多位重要人员沟通,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所以,如何开好会,充分利用开会进行沟通,而不是被动地,甚至稀里糊涂地参加会议,是新员工需要尽快了解的。

    书面沟通

    书面沟通也是一条重要渠道。在纸质时代,书面沟通是一条专门的、独立的渠道。今天,网络发达,书面沟通的许多内容都在网上进行了。但是,无论是放在网上,还是以书面的形式,书面沟通都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渠道和方式,而且越是重要的事项,越要以书面的方式沟通。

    书面沟通有的很正式,比如工作计划书、工作总结、项目进展通报、专项工作汇报等。有的则比较随意,比如在微信工作群中的发言、办公系统中的情况反映、qq群中的工作建议,以及给领导或者同事、客户的私信等。

    书面沟通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有文字、有记录,可查证、可追溯。这很重要,新员工一定要注意,有的工作事项,比如某些工作安排、关系协调等,最好用文字的方式进行沟通,以便将来查证。另一个特点是正式。特别是某些规范的文书,如项目策划书、计划书、工作进度汇报等,使信息得以正式、严谨、完整地表述。当然,oa系统中的沟通都是以文字方式表述的。不同的是,oa系统中一般是格式化的签批、请示、数据、分析等。

    以上沟通渠道,主要用于解决工作问题。此外,一些公司为了维护员工关系,专门设立了其他渠道。比如前面万科的12条沟通渠道中,上级门户开放、吹风会、员工关系专员、“我与总经理有约”、职工委员会、e-mail、网上论坛、员工申诉通道、员工满意度调查,都是处理员工关系的。其他公司有沟通日、沟通员、开放日、意见箱、对话会等。

    入职后,新员工要尽快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公司有哪些官方沟通渠道。

    大多数企业,不会以专门的文件逐一公布公司的官方沟通渠道,对新员工来说,需要自己去了解。其实,虽然不同企业的官方沟通渠道不同,但是最主要的渠道大同小异,无外乎oa系统、会议、面谈等,新员工应该一一熟悉和掌握。

    第二,这些沟通渠道是否畅通。

    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开车外出时,根据导航开了半天,才发现此路不通,是条断头路。地图上标注的,导航导出来的,和道路的实际通行状况并不符。公司里的沟通也是如此。公司的文件里规定的,开会宣布的官方沟通渠道,可能畅通无阻,也可能并不畅通。比如开会在任何公司,都是官方的、正式的、重要的沟通渠道。但是,在一些公司里,重要的事情不开会,开会的事情不重要。开会不是研究、讨论工作事项的,而是走过场,把已经私下沟通好的决定,走个程序,或者宣布一下。在这种公司,想通过开会这条沟通渠道讨论或解决问题,是行不通的。又如许多公司都有员工申诉制度,即员工觉得委屈或者不公时,可以通过申诉解决。有的公司规定可以向隔级上级申诉,有的公司则规定向申诉委员会、人力资源部、工会、纪委等申诉。有的公司申诉渠道畅通、管用,可以解决问题。而在个别公司,申诉渠道不通,申诉时无人理睬,甚至遭到打击报复。所以,入职以后,新员工要长一个心眼——仔细了解公司官方沟通渠道哪条畅通,哪条不畅通,千万不要以为公司公布的官方沟通渠道都是畅通无阻的。

    第三,公司的沟通文化是什么。

    公司里的沟通渠道,既然有的畅通,有的不畅通,那么新员工入职后,走哪条渠道呢?老司机经常走的路,一定是最安全、畅通的路。不同的公司,会形成不同的沟通文化。作为职场新人,按照公司既有的沟通文化沟通,会比较安全、畅通。大体来说,我国企业有两种不同的沟通文化。第一种,官方沟通平台是主渠道。在这种公司里,官方沟通渠道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而且公开、透明,任何与工作相关的沟通,走公司规定的沟通渠道即可,不需要花心思私下找人托关系想办法。比如休年假。在oa系统中提交申请,主管领导签批,按类别由人力资源部核准,当事人即可在核准的日期休年假,不需要另外与主管领导、职能部门沟通。凡是官方沟通渠道能够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公司,沟通相对简单、透明、直接。

    第二种,人际关系是主渠道。在这种公司里,公司官方沟通渠道不畅通,没有发挥主渠道作用,主渠道如开会、办公系统等流于形式,沟通主要靠人际关系。

    比如休年假。在一些公司里,员工想休年假必须先私下与主管领导、人力资源部沟通,甚至动用私人关系说情,在主管领导、相关部门同意后,再在办公系统中上走程序。在这类公司里,不能先在oa系统上提出申请,也就是不能先走组织沟通渠道。一是先在oa系统上提出,是对自己的主管领导不尊重;二是这样大家都没有回旋余地。在一些公司,休年假不是申请来的,是被奖赏的。让你休年假,是领导奖励你或者照顾你。凡是官方沟通渠道不能够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公司,沟通比较复杂、不透明、不直接,需要绕来绕去。如果新人进入这类公司,千万不要抱怨和沮丧,这就是职场。另外,这类公司能发展到今天,取得一定成就,也说明这种沟通文化有其合理性,新人要尽快了解和适应。

    本讲知识点

    公司沟通文化有哪两种?

    一种是主渠道沟通文化,即官方沟通渠道发挥主渠道作用。第二种是人际关系沟通文化,即通过人际关系沟通,官方沟通渠道只是起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