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辣文 > > 新员工入职第一课 > 10.5 工作日志
    10.5 工作日志

    职场痛点

    不写、少写、漏写工作日志,误人误己。

    本讲提要

    工作日志是工作提醒的工具,是沟通、汇报的工具,是信息分享和工作痕迹的载体。员工如果能够坚持写工作日志,对工作和成长有莫大帮助。

    提起工作日志,先分享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几年前,我申报一个重要的奖项,需要提供自己重要工作成果的证明文件。其中,我在1995年提出并向社会推出的人才报价系统,是一项公认的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当时国内几乎所有的重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等都做了采访和报道。这些采访和报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可以作为我的成果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证据。但是,当年还没有网络,要找到当年采访和报道的证据非常困难。困顿之中,我想到了我的工作日志,在我1995年的工作日志上,查到两条记录:1995年8月28日中午,在办公室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栏目采访。1995年8月30日,中央电视台《12演播室》栏目前来采访。根据这两条记录,我在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顺利查到了当年这两个采访的音像资料,并复制了文本,这份文本成为我当年取得成果的有力证明文件。如果没有工作日志,这么重要的报道文本,在20多年之后根本无从查起,无法提供工作成果证明,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情。

    工作日志,是对自己工作的日期、所花时间、内容、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其他事项,比如请示、审批、协调、资源等的记录。工作日志对工作、员工、上级和公司,都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一个好处是有工作提醒。在日常工作中,工作日志的提醒功能很不错。现在,工作日志都在电脑和手机上写,写好后,到了时间节点,办公平台或者手机就会自动提醒你,明天开会,后天出报告,周一做拜访等。这样,你就不会忙起来就把重要工作忘了。第二个好处是作为沟通、汇报的工具。20多年前,工作日志仅是留个记录,给自己看。今天,有了网络,就可以将工作日志与上级,甚至工作的前后手进行分享。前面提到工作汇报,有了工作日志,日常的工作汇报,就不需要另外做了。只要你写了工作日志,你的上级就会了解你的工作进展情况,对你的工作心中有数,可以及时给你提供支持、指导和帮助。当然,有了工作日志,上级监督起来也方便了,这也是一些员工不愿意写工作日志的原因,毕竟被上级时时刻刻盯着,会有压力。第三个好处是留下工作痕迹和证据。写了工作日志,等于留下了工作的痕迹和证据,工作中发生的事情,你要负责,上级要负责,公司也要负责。比如某家公司辞退了一位员工,说员工不能胜任工作。这位员工把工作日志全部下载,在劳动仲裁时作为证据拿出来,证明上级交给的工作,自己都完成了,结果仲裁获胜。

    对于工作日志,一些新人心里会抗拒。他们认为,每天都写工作日志,太烦琐,有许多内容,天天写,纯粹是为写而写,甚至为了日志看起来丰富,会绞尽脑汁地想今天做过了什么,甚至有时候会编一些内容进去。写工作日志,给人以形式主义的感觉,是一种负担。如何看待这种感受呢?对此,我介绍一位资深职场人士的体会,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写日志逐渐变成一种习惯。开始所抵触的东西,在现在看来也不过分。有时候会反思:我今天为什么连自己做了什么都想不起来?是不是因为做过的事情价值不大,所以不值一提?是不是自己对任务的管理不及时、不充分,导致工作目标模糊?对比今天和昨天的日志,怎么这么相似?真是惭愧,这项工作今天还是没做完,效率真的太低了。”从协作、执行的角度出发,日志是一种沟通、汇报的工具。从个人的角度看,日志是个人工作的总结和复盘。大部分员工的工作都需要其他部门或岗位配合,工作做完了,团队里的人都互相了解吗?领导知道我的工作进度吗?而把工作日志发给上级、同事甚至下属,才能让信息流通,相互及时了解和配合。工作日志的受益者,首先是自己。认识到工作日志的价值,具体怎么写工作日志,就简单了。在互联网时代,写工作日志,既简单又方便。一些公司的办公系统上,就有工作日志这一项,员工只要在上面操作就行了。

    当然,也可以用excel、钉钉、“日事清”写工作日志。用这些工具写出来的都是通用模板的工作日志。

    另外,现在工作日志模板上的项目很细,比如服装行业的门店工作日志,就有每天进店人数、客流量、试穿率等;it企业服务器维护日志就有了服务器的负荷、维护状态等,公司会给大家选择合适的工具。

    总之,关于工作日志最关键的两点是:第一,认识到写工作日志的重要性。第二,养成习惯。工作时间漫长,写工作日志贵在坚持,贵在日积月累,贵在成为一种工作习惯。

    本讲知识点

    工作日志有哪些好处?

    一是有工作提醒,二是作为沟通、汇报的工具,三是留下工作痕迹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