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接受指示
职场痛点
据调查,上级超过50%的不满或者斥责,是新人不能正确接受指示而出现工作偏差和问题造成的。
本讲提要
一个完整的指示,由5w1h构成。
5个w:谁做?什么时候做?在什么地方做?做什么?为什么做?
1个h:怎么做。
接受指示,要抓住四个要点:记录,复述并确认理解,表态,发问、补充和完善。
由于未能正确接受上级指示,出现了工作偏差和问题,上级会有各种不满。比如:“小李,跟你说这件事要找他们大王总,你怎么还是找他们小王总?”“小赵,要求你在周一下班之前起草好方案,今天都星期几了?”“小刘,看看你做的报告!不合格,耽误事。事先要求你做数据分析,数据呢?分析呢?”
接受指示的途径很多,比如当面会议、工作群、私信、办公系统、钉钉等。那么,如何正确接受指示呢?有一个方法是5w1h法,也叫六何分析法。
5w1h方法是1932年由美国的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提出的。这个方法是指,一个完整的指示,应该由5w1h构成。5个w:谁做(who)、什么时候做(when)、在什么地方做(where)、做什么(what)、为什么做怎么做(how)。
既然一个完整的指示包括了5w1h,那么,作为一名员工,作为接受指示的一方,应该通过确认上级指示的5w1h,来准确地接受上级的指示,避免工作中的偏差。
谁做
在职场,责任是第一重要的。当上级给下级下达指示的时候,不仅仅是交给下属一项任务,而是交给下属一份责任。下达指示是确定责任人。当上级单独给你下达指示时,等于第一个w已经确认,就是你来做。
如果在开会或者工作群中布置一项工作,很可能没有确认责任人,或者不清楚。责任人不明确,工作容易出错。
比如上级说:“小李、小王、小张,你们其中一个人到人力资源部,把加班汇总表送过去。”
上级在部门工作群发了一条微信:“下午某公司的李副总来,和我约的是两点,现在有点堵车,估计我两点赶不回来,如果李副总先到公司,你们替我接待一下。”
这两个例子,谁做,责任人是谁,并不明确。上级点了三个人,结果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可能谁也没去。
遇到这种情况,最忌讳装不知道,认为反正没点我的名,出了问题,怎么也轮不到我这个新人。最好的办法是,主动和其他几个人确认,究竟谁做,以免在互相观望中耽误工作。或者主动与上级确认一下谁做。或者发现没人做时,自己主动去做。不要怕给自己添麻烦,主动并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才会被认可。
什么时候做
这包括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特别是任务完成的日期,一定要确认清楚。在不同的公司,新人会遇到不同的上级。有的上级在下达指示时,很严谨,把任务的起止时间表述得很准确。有的上级则比较随意,如:“小李,过两天抽空把广州港的方案做出来。”
过两天是几天?是两天,还是七天、八天?不清楚。有不少新人喜欢在这时候装不知道,既然上级说过两天,也没明确说到底是几天,那我就装不知道,到时候上级问起来再应付。其实,上级说“这几天”“过两天”等,没有给出明确的任务截止日期,这对下属很不利。道理很简单,如果任务完成日期确定,要求周三完成,你周二完成,就比上级要求的提前了一天,说明你工作主动、积极。如果说“这两天”完成,那么你周二完成可以被认为是在这两天完成的,下周一完成也可以被认为是在这两天完成的,你无论早做晚做都不会超出上级期望,不会出彩,甚至还有挨训的可能。
建议新人不要耍小聪明,尽早养成好的职业习惯。上级的指示中,任务完成日期明确,则不存在问题。如果上级的指示中,任务完成日期模糊,你应该以发问的方式和上级确认完成日期。
比如:“经理,您让我过两天把广州港的方案做出来,这两天正在做深赤湾的方案,您看我周三开始做广州港的方案,周五下班前交给您,可以吗?”如果你实在忙得不可开交,可以说:“经理,我这几天实在抽不出时间,广州港的方案您最晚什么时候要?不行的话我加一加班,想办法赶出来。”
在什么地方做
通常在大家熟知的办公地或业务地做,所以上级在指示时,一般不会表述。如果另有安排,上级会在指示中说明。
做什么
大多数上级在给新人布置工作、下达指示时,是单项布置,不会一下子安排一大堆任务。而单项任务比较清楚,如外出拜访、与供应商协商、会议筹备、起草合同等。
有的上级下达指示时,不是单项布置,而是一次布置多项任务。
比如上级说:“小李,发布会筹备工作已经有点拖拉了,你应该知道怎么做,赶紧的,下周一给我结果。”
发布会的筹备工作包括多项任务。
一种办法是,自己梳理一下,应该做些什么,然后以发问的方式请上级确认。如:“经理,您看是不是要赶快做这几项?如……”
另一种办法是,当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回顾岗位职责,你的岗位职责规定的,就是你应该做的。
为什么做
这一项并非接受指示时必须确认的。在职场中,在绩效目标、岗位职责、公司制度明确的情况下,大多数工作不需要问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理解和明白。但是,真有疑问时,新员工应尽量问出来。比如,总监要求小李,必须在一周内与某电力公司续签合同。小李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急,就问上级,离续签合同的日期还有两个月,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原来,该电力公司负责此事的人员马上岗位变动,如果不能在一周内续签,新合同可能被拖延甚至泡汤。得知这一情况后,小李意识到了这一工作的紧迫性。
怎么做
老员工有丰富的经验和人脉,接受指示后,轻车熟路,直奔主题,所以不用关注怎么做的问题。新员工不同,上级下达的几乎每项指示,都可能不会做或者没有把握做好。而且,新员工在接受指示时,关于怎么做是问不出问题的。建议新人不要勉为其难,不要想当然,而是先花一点时间,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以请示的方式,向上级请教怎么做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新员工明白了5w1h,在接受指示时,应该如何处理呢?以下是四个要点。
要点一,记录
如果上级当面,或者开会时布置工作,你首先要做的是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千万不能只听不记录。为什么必须记录?一是不做书面记录,仅靠记忆是记不住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连上级给你布置的任务都记不住,怎么执行?另外,记录也可以体现尊重,防止分神。当然,如果上级在工作群、私信、办公系统、钉钉上给你做指示,你就不用记录了。
要点二,以复述的方式确认
在上级做完指示后,切忌以下做法。
●马上表示好、对。
●马上提问。
●反驳,找借口。
●一言不发。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在上级做完指示后,用上级的原话或者自己归纳的话,将上级的指示向上级重复(复述)一遍,以复述的方式确认你是否准确理解指示。比如:“经理,您的要求是,必须想方设法在一周内与该公司续约,这是我在下周的第一要务,是吗?”其实,复述的道理很简单,你只有准确理解了指示,才能考虑其他问题。遗憾的是,复述的环节往往被新人忽略或者跳过。与上级面对面的情况下,复述是必需的。上级用语音或者文字下达指示,还用复述吗?如果上级用语音做指示,或者在工作群以文字方式做指示,或者用私信沟通事项时做指示,下属最好以文字的方式复述,请上级确认。当然,简单明了的指示,就不用多此一举了。
要点三,表态
在上级做完指示后,你要表一个态,表明你坚决执行指示的态度。许多新人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上级布置了工作,自己执行即可,不用对上级“点头哈腰”。事实上,上级给下属下达指示后,如果得不到下属的表态,心里是没有底的,不知道下属是想执行还是有抵触情绪。所以,新人在以复述确认上级指示后,要向上级表示“好,没问题”或者“收到,执行”,切忌给上级回复“嗯”、一个表情,或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一言不发。
要点四,发问、补充和完善
发问,就是提问,通过向上级提问,逐一澄清5w1h。
比如经理说:“小李,过两天你把和该公司的续签合同做好发给我。”下属发问:“经理,您希望我在哪天之前做好?”补充和完善:“经理,您看要不要明天下午我就把续签合同起草出来,拿到法务部审核一下,周三下午送到您手里?”让上级给你排忧:“经理,如果与电力公司续签的合同与广州港合同两件工作时间冲突了,您看怎么处理?”当然,如果是通过办公系统、微信或钉钉以文字方式接受上级指示,第一个、第二个要点就可以免了。
本讲知识点
1.什么是5w1h?
一个完整的指示,由5w1h构成。5个w是谁做、什么时候做、在什么地方做、做什么、为什么做,1个h是怎么做。
2.接受指示的四个要点是什么?
一是记录,二是复述并确认理解,三是表态坚决执行,四是发问、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