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辣文 > > 新员工入职第一课 > 8.2 工资的依据
    8.2 工资的依据

    职场痛点

    工资是老板说了算吗?当然不是。

    本讲提要

    工资是由六个因素决定的,这六个因素是岗位的相对价值、劳动力供求状况、企业的支付能力、绩效、政府的法令和工会。

    千万不要以为,工资是老板定的。如果老板想定多少就定多少,老板可能一分钱都不想给你。但工资不是老板单方面说了算的。公司招聘时,给系统工程师岗位开出了每月8 000元的工资,这个8 000元只是公司发出的工资邀约,能不能招到人,还有待市场检验。那么,公司为什么给不同岗位开出不同的工资?依据是什么?某公司工资最低的岗位是保安,每月3 500元;工资最高的岗位是ai首席专家,年薪500万元。许多新人会说,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是由劳动力供求状况决定的。这种说法对吗?从市场总体来看,说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没有错。但是,具体到各个企业,左右岗位工资水平的,不是劳动力供求状况这一个依据,而是包括其在内的六个依据:岗位的相对价值、劳动力供求状况、企业的支付能力、绩效、政府的法令和工会。

    岗位的相对价值

    新员工常常困惑,为什么有的岗位工资高,有的岗位工资低?在公司里,有的岗位相对价值高,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大。而有的岗位相对价值小,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小。相对价值高的岗位工资高,相对价值小的岗位工资低。这里所说的相对价值,不是指学历高低,而是实现公司目标的价值大小。在公司里,前台与系统工程师,谁的相对价值高呢?大家的印象中,是系统工程师相对价值高,工资高,其实不然。如果是研发型公司,对公司前台的要求比较低,系统工程师的相对价值要高于公司前台,工资也较高。但是,在投资公司、高端服务(医疗、美容、私人定制、私人银行)类公司,前台作为第一个接触客户的人员,就显得非常重要,任职条件也远远高于研发型公司的前台。在这类公司,前台的相对价值更大,工资比系统工程师高。比如,某私人定制公司前台的工资,是该公司负责网维的系统工程师工资的3倍。

    有人问,公司怎么知道哪个岗位的价值高,哪个岗位的价值低?难道是老板个人决定的?对,小公司和家族企业是由老板个人决定。不过,即使个人决定,也是有依据的。某报关代理公司有20多个人,核心人员只有4个,老板是总经理,老板的老婆负责报关,小舅子负责对接客户,另一个老员工负责审单。公司里人员流动性很大,除了这四个人以外,其他人的工作时间几乎没有超过一年的。老板除了给小舅子和负责审单的老员工高薪外,其他岗位的工资都低于市场平均工资。这位老板曾经跟我说,除了他们四个人,公司其他人谁离职都没关系。

    这个老板很清楚谁对公司重要,谁不重要。当然,管理规范的企业,就不能由老板个人决定了,而是要用专业的方法,评估和比较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比如,我国许多大型企业采用海氏评估法。该评估法是由美国工资设计专家爱德华·海(edward hay)在1951年开发出来的,是合益咨询公司(hayup)在全世界推广的一种评估方法。该方法认为,比较岗位的三个要素,第一个是知识和能力,第二个是解决问题,第三个是应负担的责任。通过这三个要素的评估得分,公司很容易在总经理岗位、系统工程师岗位与前台岗位之间,分出相对价值的高低,确定工资孰高孰低。

    劳动力供求状况

    这个道理比较简单,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中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共同决定的,称为均衡价格。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是由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和需求状况所决定的。如果人才需求强烈,人才稀缺,供不应求,工资上升;如果人才需求不振,供大于求,工资降低。劳动力供求的均衡价格,就是其市场工资水平。

    无论什么行业,普通工人的工资都是最低的。因为普工市场供应量较大。普工不需要什么技能,谁都能干,供大于求,工资当然上不去。2018年,一位程序员在婚恋网站征婚,简历写的是“码农”,没有人联系。后来,他把“码农”改成区块链工程师,结果收到300多封求爱信。

    某些岗位,如区块链工程师的工资非常高,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某一特定时期,市场中的区块链工程师就那么多,互联网公司抢着要人,就把工资抬上去了。那么,新人如何让自己成为市场中稀缺的那一个呢?

    这个想法很简单,但操作很复杂。

    首先是人力资本投入。这是指接受教育,最好能从本科读到硕士、博士,学历越高越好。其次是经验。工作经验非常重要,最好在一个行业几十年,独特的经验会成为你的稀缺资源。最后是专业技能。独特的专业技能是宝贵的稀缺资源。前几年,四川有一个能一边跳舞一边拉面的小伙子,成为许多面馆争夺的对象。据说餐馆给小伙子开到每月20 000元的高薪。

    新员工的一个疑问是,既然市场竞争,就要了解其他公司开了多少工资,那么老板是如何知道其他公司给员工发多少工资的呢?小公司通过打听,看网上的信息。大公司通过专业的方法——薪酬调查进行了解。市场中许多专业的薪酬调查公司,每年调查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某一专业、某一职级、某一岗位(职位)的薪酬水平,写成薪酬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力供求状况、薪酬状况。企业购买这种报告,了解当地同行薪酬状况,为自己公司制定薪酬标准提供依据。

    企业的支付能力

    公司实力雄厚,工资一般给的高。有一个工资理论叫效率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如果比市场中竞争对手给得多的话,就能够更好地拥有员工,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敬业度。公司给员工的工资,如果比市场上其他公司给的高,员工愿意为公司工作。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公司给的工资高,没人愿意离职,离职再找这么高工资的工作不容易,不离职就会好好干。

    可是,效率工资理论有一个问题:只有那些有实力,支付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做到。那么,哪些企业的支付能力强呢?

    首先是大公司,特别是在海外上市的大公司,支付能力强,最有可能给高薪。国内的华为、阿里、腾讯、奇虎360等支付能力都很强。

    其次是有风险投资加持的创业公司。这类公司有风险投资支持,在一段时间内很有吸引力。

    再次是外资企业。

    最后是新国企。所谓新国企,指的是具有资本或其他资源优势,又采用市场化用人机制的国有企业。

    所以,大家青睐大公司、创投公司、知名企业,是因为它们支付能力强,有吸引力。

    绩效

    公司经营绩效、部门绩效和个人绩效,对员工的工资收入有重大影响。我国几乎所有公司,都实行绩效考核,根据公司的经营绩效和员工绩效考核的成绩,决定员工的绩效工资或者奖金。绩效工资/奖金在员工工资额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30%~50%是很常见的。

    此外,有的公司有股票、期权。在公司绩效好的情况下,分红或者期权兑现,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在华为,员工的收入差距有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工资,二是绩效奖金,三是公司绩效所带来的分红。

    政府的法令

    任何一家公司的薪酬制度,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违反。

    2018年,上海市规定最低工资为每月2 420元。那么,上海市的任何一家企业,在员工生病、迟到、早退、被罚款等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员工的工资低于每月2 420元。我国的《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这样,女性的产假就是带薪休假。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我国一些企业存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之间同工不同酬现象,这些做法是法律所禁止的。法律法规对工资结构和水平有很大影响。不过,法律法规主要是保护职场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另外,对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总额和高管的薪酬福利,有专门的法规进行限制。

    工会

    在西方,许多企业的工资福利,都是通过与工会进行谈判而确立的,老板不得单方面决定员工的薪酬和福利。

    按照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由于工会垄断了劳动力的供给,可以为员工争取更高的劳动报酬。所以在西方,有工会的地方,员工的收入水平就高,没有工会的地方,员工的收入水平就低。

    美国的汽车工会叫汽车产业工人联合会(uaw),通过谈判,给汽车工人争取到很高的薪酬和福利,结果汽车制造成本太高,没有竞争力,美国好几家汽车公司都倒闭了。2019年10月,美国汽车工会又组织罢工,导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停产。在我国,工会与企业之间不是对抗关系,它们是可以沟通和协商的。这些年,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进行工会谈判的试点,取得了一些经验。工会通过集体谈判为员工取得更好的劳动报酬,这种方式是我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

    至此,员工清楚了工资的依据,对如何看待公司的薪酬制度,如何看待自己的工资,如何增加工资收入,思路就清晰了。

    本讲知识点

    工资的依据有哪些?

    有六个。一是岗位的相对价值,二是劳动力供求状况,三是企业的支付能力,四是绩效,五是政府的法令,六是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