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薪酬
大多数新人对薪酬福利一知半解。
职场上流传着关于薪酬福利的流言。
不了解薪酬的常识,容易误解和误判。
本课目标
1.了解工资的基本概念。
2.了解决定工资的几个因素。
3.了解绩效工资/奖金是如何发放的。
4.要对公司的法定福利、附加福利有认识。
5.了解涨薪的道理。
本课提要
8.1 什么是工资
工资的定义 工资构成 标准工资 绩效工资 社平工资 最低工资
8.2 工资的依据
工资由六个因素决定
8.3 绩效工资/奖金
公司是如何发放绩效工资/奖金的
8.4 公司福利
福利 人工成本 法定福利 附加福利 法定福利是本分,附加福利是情分
8.5 如何涨薪
常见的几种办法
8.1 什么是工资
职场痛点
由于缺乏工资的基本常识,一些新员工听到有关工资的传言和议论,就心态失衡,失去判断能力,做出不当的事,追悔莫及。
本讲提要
1.什么是工资?
2.工资构成。
3.标准工资。
4.社平工资/最低工资。
什么是工资?我们先看一个事件。2017年小杨参加了一档求职类电视节目,并成功被某科技公司录取,老板现场答应的工资是月薪13 00年,小杨研究生毕业到公司办入职,结果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告诉她,每月13 000元的工资,底薪是4 000元,只要努力工作,最后月收入能达到13 000元。小杨认为当初答应的底薪是13 000元,而不是4 000元。后来,这个事被她发到网上,引起一片哗然。这家科技公司发表声明,说沟通不畅,正在优化制度,给予小杨经济上的补偿,希望取得谅解,等等。小杨坚决不同意,在自己的微博上说,当初给出的13 000元是每个月的底薪,并不是加上业绩提成的综合收入,这在节目上就谈论过了。同样是月工资,小杨理解的工资是13 000元,公司的理解是4 000元。谁的理解是正确的?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作为职场新人,如果对什么是工资、工资的构成稀里糊涂,将会误解公司的薪酬制度,也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资不是小事,糊涂不得。怎么理解工资呢?请看下面几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薪酬。上班付出了劳动,公司要支付报酬,工作报酬也叫薪酬。所以,薪酬是公司给员工支付的工作报酬。薪酬分为两部分:一是货币形式的,即以现金方式发给员工的工作报酬。二是非货币形式的,即不以现金方式,而以其他方式发给员工的工作报酬。比如旅游、体检、班车、年假等福利。这两部分加起来,就是公司给你的全部工作报酬,即薪酬。而工资,只是薪酬中的一部分。
第二个概念是货币性报酬。非货币形式的报酬不是工资。那么,货币形式的报酬是不是工资呢?不全是。公司给你发的货币性报酬,一部分是工资,一部分不是工资。工资,有特定的含义,我国《劳动法》和1994年颁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工资有专门的规定:工资,是在固定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按照事先约定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固定时间领取的,以货币形式发放的劳动报酬。
以下货币性报酬都属于工资。
1.计件工资、计时工资。
这部分包括底薪、基本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岗位工资等。不管叫什么,只要按照固定时间发放的货币性报酬,都属于工资。
2.奖金。
这部分包括奖金、绩效工资、提成、佣金等,不按照固定时间发放的,也属于工资,叫活工资。
3.津贴、补贴。
这部分包括交通津贴、房租津贴、电话补贴、午餐补贴等,也属于工资。
4.加班费。
属于以上项目就是工资,不属于就不是工资,这些是国家规定的,没有讨论的余地。根据国家规定,在公司发给你的钱里,以下项目不属于工资。
1.社保费。公司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等。
2.福利费。家庭补助、过节费、丧葬抚恤救济金等。
3.劳动保护费。防暑降温费、工装费、体检费等。
4.其他。讲课费、稿费、提案奖等。
公司给你发的货币性报酬,大部分属于工资,小部分不属于工资。有的公司员工可以持股,拥有期权,年底分红也是发现金,这些是不是工资?当然不是。工资是劳动所得,而持股所得分红是股份所得,不属于工资。工资,一定是现金;现金,不一定是工资。
第三个概念是工资构成。工资构成是由公司的工资制度决定的。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工资制度,比如岗位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薪点制、年薪制、计件工资制、宽带工资制等。目前,我国公司普遍实行的是岗位技能工资制。
员工实际到手的工资,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工资构成。工资构成一般会在工资条上体现出来。有的公司的工资构成较复杂,某公司的工资条上有近20个项目:基础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司龄工资、职称补贴、学历补贴、交通补贴、餐补、房补、独生子女补贴、民族补贴、地区补贴、值班津贴、全勤奖、绩效工资、奖金……这么多项目,职场新人不要在意,不明白也没关系。其实工资的构成很简单,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其他。第二部分是岗位工资,包括职务工资。第三部分是绩效工资/奖金。第四部分是津贴、补贴和加班费。所以,工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据公开资料,万达集团基础工资占40%,岗位工资占60%。工龄工资为50元/月,有餐补,医药费补贴为800元/年。
如果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需要向你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工龄x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是以工资概念计算的,月平均工资= (全年取得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补贴/津贴/加班费) ÷12。
我们分别看看工资构成的四个部分。
1.基础工资。
基础工资=基本工资+其他。基本工资相当于打车的起步价。公司的工资构成中都有起步价,比如每月基本工资1 200元,全公司所有岗位的工资中,都有这个基本工资,都从这个起步价开始。“其他”是指工龄工资、学历工资、职称工资等。工龄在公司里也叫司龄。某公司的司龄工资是每月100元,某人在公司任职20年,每月工龄工资为2 000元。不同的公司,用的概念不同,按照自己公司的习惯理解工资的构成即可。无论怎么用这些概念,道理是一样的。
2.岗位工资。
公司里的不同岗位,比如行政专员岗、系统工程师岗、销售专员岗有不同的岗位工资。公司采用专业的方法,测算不同岗位的工作相对价值,制定出不同的岗位工资标准,做出岗位工资表,一个岗位有一个岗位的工资标准,这叫一岗一薪。在哪个岗位任职,获得哪个岗位的岗位工资,调整了岗位,就要调整工资,这叫易岗易薪。
属于管理职务的,岗位工资也叫职务工资。职务工资与岗位工资基本上是一个性质,只不过因担任管理职务,获得的是职务工资。不担任管理职务的,获得的是岗位工资。不同的职务,对应不同的职务工资。担任总裁,就拿总裁的职务工资;担任部门总监,就拿部门总监的职务工资。有的公司不区分岗位工资和职务工资,统叫岗位工资、职务工资或职位工资。有的公司则很在意,普通员工的岗位工资叫岗位工资,管理人员的岗位工资要叫职务工资,其实是一样的。
以上两个部分(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加起来是底薪,也叫固定工资、死工资、基本工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就是底薪,也叫标准工资。前面案例中,小杨认为某科技公司与她约定的13 000元月薪是底薪,她的理解是对的。
3.绩效工资/奖金。
绩效工资,顾名思义是根据员工绩效表现发的工资,所以绩效工资是不确定的,可能多,也可能少,甚至可能一分钱都没有。奖金是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和员工绩效表现发放,不是固定的,所以绩效工资/奖金也叫活工资、变动工资。
有的公司只有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也叫绩效奖金;有的公司只有奖金,没有绩效工资,奖金就是绩效工资;有的公司,既有绩效工资,又有奖金。这只是不同企业,薪酬制度不同,道理是一样的——都是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和员工绩效表现发放的货币性报酬。有的公司、有的岗位实行佣金制、提成制,佣金和提成属于绩效工资。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经营状况,绩效工资/奖金在总工资额中的占比也不同。
4.津贴、补贴、加班费。
津贴、补贴一般是固定发放的。在招聘时,有的公司会把这部分算到底薪里,有的公司则不计入。加班费是变动的,属于活工资。不同的公司,工资构成差异很大,不能按照以上四部分一刀切。大企业的工资构成经过专业设计,工资制度严谨、构成明确。小公司的工资构成比较随意,经常变化。
第四个概念是标准工资。了解工资构成之后,新员工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概念——标准工资。标准工资是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工作时间是标准工时,是一天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每月计薪天。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合同上的工资是按照标准工时约定的。所以,标准工资是员工在标准工时内工作所应该得到的工资。
如果在劳动合同上约定工资每月13 000元,只要员工工作达到标准工时,也就是只要天天上班,公司就必须按月支付13 000元。所以前面案例中,那家科技公司的辩解是错误的。如果是综合工时、不定工时,也要按照标准工时折算标准工资。
从工资构成看,标准工资是工资四个部分中第一部分加第二部分,即标准工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也叫死工资、固定工资、底薪、基本工资。总之,标准工资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标准工资只与工作时间有关。只要你天天按时上下班,不管公司赢利还是亏损,不管领导对你满不满意,不管你的kpi如何,不管你任务完没完成,公司都必须把标准工资发给你。当然,员工违规违纪,迟到早退,请假缺勤等,应该按规定扣减。
绩效工资/奖金在标准工资之外,在我国一些企业中,绩效工资/奖金稳定地占工资的一定比例。近十几年,某通信公司的工资中,绩效工资占比一直稳定在30%左右,几乎是固定发放。假如标准工资是每月10 000元,其中7 000元左右是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另外3 000元左右是绩效工资。在该公司,由于所有岗位的绩效工资,在工资中占比常年稳定在30%左右,所以做招聘广告时,这家公司会说,本公司某岗位月薪10 000元。但是签劳动合同时,约定的标准工资只有每月7 000元。我国许多国有企业的绩效工资比较稳定,几乎算固定工资(标准工资)的一部分。在小杨的案例中,那家科技公司所说的13 000元中超过4 000元的部分,显然不属于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工资。如果绩效工资/奖金根本无法预计,干得好,500%都有可能,干得不好,一分钱都没有,员工只能拿底薪。这种情况,公司就不应该在招聘广告中把不确定的绩效工资/奖金加进来。还有个别企业会从标准工资(固定工资)中提出20%~30%,根据月度或季度绩效考核,甚至根据每月考勤情况发放。
不同公司的工资概念不同,新人应该以自己公司的规定和文件为准。比如,有的公司里基本工资就是固定工资,即基础工资+岗位工资。而另一些公司里基本工资是起步价,基础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叫法不同,道理一样,都是标准工资,是固定发放的工资。
为什么要清楚标准工资这个概念呢?有个别企业为了避税,降低“五险一金”的缴纳额,降低加班费支出,强化绩效考核,在工资概念上做文章。像小杨遇到的情况,双方谈工资,约定的是标准工资,结果标准工资被公司拆成几个部分。
新人明白了标准工资的概念,就不会被忽悠,也不会误解公司。
第五个概念是社平工资/最低工资。
社平工资是社会职工平均工资的简称,一般指一个地区一年内全部职工工资的总额除以该时期内职工人数,所得的平均工资。这个数值各地不一样,由各地方政府确定,每年4月份发布一次。2018年全国社平工资最高的城市是北京,每月8 467元,其次是上海为7 132元,最低的是湖北咸宁为3 730元。不要小看社平工资,它其实和大家的关系十分密切。劳动合同期未满,你被公司辞退,公司如何给你经济补偿金呢?你的工资每月13 000元,但公司不是按工资额给你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是按照当地社平工资计算。比如你2018年在北京上班,就以8 467元为基准,而不是以13 000元为基准。企业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时候,基数是怎么确定的?你该缴纳多少,公司该给你缴纳多少?基数是按照你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公司里有的员工工资高,比如工资一个月10万元,公司是不是按照10万元作为基数给他缴纳保险呢?当然不是,政府规定公司缴纳的上限是本市上年度社平工资的300%。有的员工工资很低,企业缴纳的五险基数是不是就可以很低呢?也不行,政府规定企业给员工缴纳的五险的基数下限是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所以社平工资很有用。另外,企业发生工伤事故、人身伤害事故等,赔偿数额都是以社平工资为基础计算的。
最低工资是指员工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工资。每年,各地都会公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018年全国每月最低工资标准中,上海为2 420元,深圳为2 200元,北京为2 020元,湖南第四档最低工资为1 130元。最低工资对员工也是有用的。第一个用处是,公司给员工定的月薪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第二个用处是,无论出现何种情况,只要员工在法定时间正常工作,公司给员工发放的工资就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比如,你带公司价值10 000元的电脑外出,不慎损坏,按照公司规定要照价赔偿,折旧下来,你也要赔5 000元,而你的工资一个月才5 000元。按照最低工资规定,公司发工资时,不能一次性把你5 000元月工资全部扣掉。如果在上海,最少要给你留下2 420元,剩下的下个月再扣。还有的公司会进行罚款,一个月的罚款再多,给员工发放的工资额也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额。
本讲知识点
1.什么是工资?
工资是在固定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按照事先约定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固定时间领取的,以货币形式发放的劳动报酬。
2.工资构成包括哪些?
工资包括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
3.什么是标准工资?
是指标准工时内工作应该取得的货币性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