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辣文 > > 新员工入职第一课 > 8.3 绩效工资/奖金
    8.3 绩效工资/奖金

    职场痛点

    由于对公司的绩效工资/奖金的发放初衷和规则不了解,新人很容易被公司中有关绩效工资/奖金分配的议论所困扰。

    绩效工资/奖金一定有高有低,不能搞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新人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心理不平衡,闹情绪。

    本讲提要

    新员工后记住两点常识:第一,绩效工资/奖金是与公司、部门、个人的绩效挂钩的;第二,公司发放给你的绩效工资/奖金,是逐级分出来的,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方法,你不用羡慕“别人的年终奖”。

    每年春节前,上班族热议的话题都集中在一个词——年终奖。

    2019年,美国电子烟生产企业juul labs,将一笔20亿美元的股息作为年终奖,发放给旗下1 500名员工,每位员工1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近千万元。看到别人的年终奖,许多新人梦想自己的公司也能发让人欣喜若狂的年终奖。而发奖金是公司最大的难题。

    奖金分为三类:专项奖金、绩效工资/奖金和年终奖。

    1.专项奖金。

    企业中,专项奖金的名目最多。某工程机械企业设立了如下奖金:提案奖、节约奖、技术创新奖、无事故奖、6s奖、降库存奖、资金周转奖、见义勇为奖、优秀员工奖、卓越团队奖等。希望什么,就奖励什么。希望员工多提合理化建议,群策群力,就设立提案奖;希望节约成本,就设立节约奖;希望降低库存,就设立降库存奖。据统计,不同的企业设立的各种名目的专项奖金,有几百项之多。

    2.绩效工资/奖金。

    这部分的叫法较乱。有的公司就叫奖金,有的公司叫绩效工资,有的公司叫绩效奖金,有的公司既有绩效工资又有奖金。新人只要记住,工资分两部分即可——一部分是固定的,每月固定发,另一部分是活的,根据绩效发。绩效/奖金不管叫什么,指的是与绩效挂钩的那部分工资。业绩好,多发,业绩不好,少发或者不发。

    目前,我国企业的员工工资构成中,绩效工资所占比例很高,普通占工资的30%,占50%也不少,有的甚至占到70%~80%。由于劳动合同中只注明了基本工资,即固定发放的那部分,并未约定绩效工资这部分,在某些行业,绩效工资成为员工收入的重要部分,成为劳动关系出现矛盾的焦点。

    3.年终奖。

    一些企业年底只发绩效工资,没有年终奖,即绩效工资就是年终奖。一些企业年终只发年终奖,没有绩效工资。还有一些企业年终既发绩效工资,又发年终奖。总之,不同的公司对如何发放奖金/绩效工资,有不同的考虑和规定。无论叫什么,只要是根据公司或个人绩效发放的,就属于绩效工资/奖金。

    接下来,问题来了——奖金怎么发?小公司、小企业,是老板个人决定,员工“背靠背”。“背靠背”的意思是数目保密,员工彼此不得互相打听。小公司发奖金,无法采用专业、科学的方法,常常是今年赚钱了,老板高兴,觉得发奖金有利于调动大家积极性,于是决定发奖金。

    当然,老板对发奖金会有考量,一般是两个因素:一是谁能为他赚钱;二是谁对他忠诚。赚钱的自然有奖金,不能赚钱的,只要对公司、老板足够忠诚,也有奖金。

    大中型企业、管理规范的公司,发奖金不是老板个人决定的。有时候,发了奖金,员工反而抱怨。到底怎么发奖金呢?发奖金,至少要分三次。

    第一次,分出奖金总额。

    要先从公司总收入这个大蛋糕上,分一块出来,作为奖金总额。谁来分?谁来决定总额?大公司、上市公司、管理规范的公司,由董事会决定。国有企业由经营班子提方案,报国资委审核。民营企业一般是老板说了算。

    如何确定奖金总额呢?

    1.从工资总额中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工资有总额限制,不得超过。公司从工资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奖金,与绩效挂钩发放。在这类企业中,这部分通常叫绩效工资,有的公司叫奖金。

    2.以定额为基准。

    企业按年度设定两个目标值,一个是完成值,另一个是挑战值,事先约定对超额的部分按照一定比率提取奖金。某汽车企业2020年乘用车销售目标完成值为40万辆,挑战值为50万辆。奖金总额= (实际完成值-目标完成值) x7%。超过挑战值的部分奖金总额= (实际完成值-挑战值) x10%。

    3.以产量、销售额为基准。

    史肯隆计划是由美国史肯隆教授提出,方法是奖金总额=产量(销售额) x标准人工成本-月工资总额。该方法提高了员工工作积极性,节约了人工成本,公司将节约出来的应支付的人工成本以奖金的方式发给员工。

    4.以利润为基准。

    从公司毛利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奖金。这种方式直观,与员工积极性关联度高,所以被许多企业所采用。但是,某些行业受行业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因素等影响较大,所以在确定基数和比例时,是要反复测算的。有的行业靠天吃饭,无法确定比例,只能临时开会决定。

    以上仅仅举出几种确定总额的方法,实际采用的方法较多,各有优缺点,就不一一列举了。

    当然,以上仅是理论上、原则上的方法。实际上,不同的公司在分奖金和绩效工资上,操作方式差异很大。有的公司有制度、有原则、有程序,并遵循和严格执行。有的公司则比较随意,变来变去。也有一些公司拖欠、克扣员工绩效奖金。真实的情况,总是比较复杂。

    第二次,分出部门奖金。

    公司有了奖金总额这块蛋糕,接下来,就该分第二块了——分到公司各个部门、各个分支机构。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分配方法。

    谁来分?与分出总额不同,分到各个部门或二级机构,一般由公司管理层来分,不需要经过董事会,或者上报国资委。当然,民营企业还是老板说了算。

    怎么分?分到部门之前,先对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kpi。某制药企业销售部2020年的kpi为销售额28亿元,增长25%;otc销售额增长30%;新药销售额增长100%;市场推广费用增长率同比不超过20%;应收账款回收率90%。公司对各部门考核,评估各部门绩效达成情况,进行排序,然后用部门系数调整。因为不同的部门,相对价值不同,部门的奖金系数也不同。有的部门奖金系数高,有的低。用部门绩效考核成绩x部门奖金系数,就可以算出部门奖金额。某公司将各部门分为三类:独立计算奖金部门、参照计算奖金部门、平均计算奖金部门。三类部门采取不同的奖金计算方法。某公司确定了公司20多个部门的奖金系数,最高1.8,最低为1。

    需要说明,上面介绍的分部门绩效工资/奖金的做法,是理论上、原则上的,在真实的企业中,有的公司做法比较规范,事先依据制度、程序,事后可申诉。在一些公司,分部门奖金时,部门之间会有博弈,高层会反复讨论,各种考量,方案一改再改,甚至出现争吵和抱怨等。有的公司由老板个人决定,金额保密,部门之间不打听。

    第三次,分到个人。

    奖金最终要发到个人头上。第三次,就是从已经分到部门的蛋糕中,再给每位员工分。当然,大企业二级部门下面还有部门,那就继续分,最后要分给每个员工。

    谁来分?部门负责人。那么,各部门是怎样把奖金分给个人的呢?先对个人进行绩效考核,然后用个人绩效成绩乘以岗位系数,得到个人奖金比例额。某部门有员工19人,员工的职级为s级(文员级)16人,职级分别为s1、s2、s3,奖金系数分别为1.3、1.4、1.5;m级(管理级)3人,分别为m1、m2,奖金系数分别为1.8、2.5。绩效考核成绩分3档,优秀、合格、待改进,对应奖金等级1.8、1.2、0.8。部门总奖金额100万元。大家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该部门各个岗位的奖金额。当然,这也是理论上、原则上的。实际上,不同企业在部门内分配绩效工资/奖金时,也有许多其他考虑。

    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一些公司实行年薪制。年薪制是以年度为单位,依据事先约定生产经营业绩达成情况,确定和核发经营者、管理者工资的一种制度。许多上市公司还实行股票期权计划。也就是,公司高管,除了工资、奖金或者年薪之外,还有股票期权。如果公司股票价格大涨,行权收益就可观。

    由于公司经营业绩与高管收入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大部分上市公司,甚至一些上市的国有企业,都有股票期权计划。

    在工资构成中,固定工资没有异议,而奖金/绩效工资是活的、变动的,最容易引发异议。绩效工资/奖金,是由人分配的,所以就可能在操作中出现偏差,还有可能出现纠纷。特别是由于奖金分配与公司经营业绩、部门绩效、个人绩效等挂钩,公司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差异又大,导致员工的奖金额差异很大。每当发奖金时,个别公司里的小道消息、议论、闲话不断,新员工很容易受影响,对公司的奖金分配产生误解或抱怨。

    由于担心奖金分配差距过大,引起矛盾,一些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奖金上搞平均主义,人人有份,干得好、干不好一个样,把奖金变成一种员工人人享有的福利,导致奖金与绩效无关,失去了激励作用,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通过以上介绍,新员工应该明白:首先,在绝大多数企业中,奖金分配是一项十分严肃、专业的工作,涉及公司每个人的利益,不是闹着玩的。绝大多数公司的绩效工资/奖金发放,有制度、有程序、有考虑,值得信赖。

    其次,不用羡慕“别人的年终奖”。虽然每年年底,网上讨论年终奖的消息很多,但是能发大额奖金的公司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公司,能够给员工发奖金,实属不易。

    最后,在公司里,绩效工资/奖金一定要有区分度,拉开差距,要让有的员工奖金高,有的员工奖金低,甚至一分没有。一般来说,部门经理的奖金比新人高几倍,是普遍的现象。后台部门的奖金,往往居于平均水平。业务部门文秘的奖金,在业绩好的时候,往往超过公司行政部经理的奖金。这些都正常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

    发奖金时,新人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有的公司会提前发奖金,12月份的奖金,10月份就发一部分,到12月份多退少补;有的公司则会迟发奖金,今年推迟到明年发;有的公司把年终奖分摊到各个月份。为什么呢?

    推迟发,民营企业可能是账上确实没有钱,国有企业常常是与审计、干部考核、纪检巡视等有关,新员工不用大惊小怪。至于奖金提前发、分月发,都是好事,都是为了员工好,可能是出于让员工少交个人所得税的考虑。

    本讲知识点

    1.公司发奖金要分几次?

    分三次。第一次,从工资总额或毛利中分出奖金总额。第二次,根据部门绩效考核成绩和部门系数等因素,将奖金分给部门。第三次,根据个人绩效考核成绩和岗位系数等因素,将奖金分给个人。

    2.如何看待公司的奖金分配?

    一是发奖金是严肃的事,绝大多数公司有制度、有程序,值得信赖。

    二是不用羡慕“别人的年终奖”,绝大多数公司不可能发巨额奖金。

    三是奖金有高有低,很正常,不用羡慕、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