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惩戒
职场痛点
新员工对公司的惩戒制度、办法和原则不甚了解。
面对惩戒,新员工手足无措或者错误应对。
本讲提要
惩戒,是让员工为自己的过错承担损失。入职时,新人必须了解以下常识:一是自己公司的惩戒制度是如何规定的。比如,辞退、降职降级、撤职、停职、待岗、记过、通报批评、降绩效、过失单、罚款等的规定。二是惩戒的四个原则是什么。明白了合法合规、证据确凿、合乎程序、错罚相当这四个原则,面对惩戒,就会理解而不是抗拒,如果惩戒有偏差,也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们先看一个惩戒的案例。2019年1月3日,华为公司在网上公开了一个处罚文件。起因是华为公司在海外网络上向客户发新年祝福,结果显示是用苹果手机发出的华为祝福。网络上一片哗然,华为的新年祝福不是用华为手机,而是用竞争对手苹果手机发的,让人不可思议。两天后,华为对两个责任人做出处罚,一个责任人被通报批评,职级降一级,月薪下调5 000元。另一个当事人,职级降一级,月薪降5 000元,年度考核不高于b,冻结个人职级晋升,涨薪冻结期12个月。
什么叫惩戒?是让员工为自己的过错承担损失。惩戒是这样一种制度——谁违反规章制度,谁工作出现过错,公司会让他在经济上、地位上或者利益上有损失。
在第四课“规章制度”中,我曾经介绍过,世界上任何制度都有一个特征——惩罚,没有惩罚的制度,不能被称为制度。这是因为人们天然有一种倾向——违反制度以便得到额外的好处。如果违反制度的人得不到惩罚,制度就形同虚设。
员工在工作中犯错,必须受到处罚,任何公司,包括以人性化管理著称的公司,都是如此。那么,公司都有哪些惩戒制度和方式呢?
惩戒制度
任何公司的处罚都不是随意的,必须以惩戒制度为依据。华为的惩戒制度分为四个等级。最高一级处罚,包括四种措施,一级警告,解除劳动关系,追究法律责任和计入个人诚信档案数据库,信息安全信用等级清零,不得返聘。二级处罚也有四种措施,分别是二级警告,降职降薪,调离关键岗位,计入个人诚信数据库。三级处罚也有四种措施,分别是三级警告,考评的结果和相关纪律评价降等,两次三级违规升级为一次二级违规和计入个人诚信档案数据库。四级处罚也有四种措施,四级警告,作为关键事件计入考评,两次四级违规升级为一次三级违规,计入员工个人诚信数据库。
根据惩戒制度,华为对“元旦事件”的处理,分别是二级处罚和三级处罚。
在我国,不同企业的惩戒制度大相径庭。大企业的惩戒制度比较复杂、规范。中国工商银行的惩戒制度分为违规积分、批评教育、日常处理和行政处分。违规积分,包括一级积一分,二级积三分,三级积六分,四级积16分,由内控合规部门负责。批评教育,包括告诫和通报批评等,由各单位负责。日常处理,包括待岗管理,扣减绩效收入,责令辞职和引咎辞职,取消任职资格,解除劳动合同等,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撤职、开除,由监察部门负责。
中小企业的惩戒制度比较简单,惩戒一般分为三档或者五档。一家小企业的惩戒制度分为三档:普通违纪、严重违纪和恶性违纪。另一家小公司的惩戒分为警告、记小过、记大过、降职降级、辞退五个等级。
惩戒方式
企业的惩戒方式五花八门,远远不是公司的惩戒制度所能覆盖的。而且,有的惩戒方式能公开,而有的惩戒则是以隐蔽的方式实施的。
先看看公司惩戒制度中公布的惩戒方式。
1.辞退。
辞退,是任何企业对员工能做的最严重处罚。员工犯了再大的错,公司最多只能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即辞退。
2.降职降级。
虽然降职和降级放在一起表述,对公司的管理人员来说,降职比降级严重多了。降级一般体现为降薪。降职不仅要降薪,还要降职务。某集团分公司总经理,因违反公司规定,被降职一级,调回总部担任部门助理。当事人容易接受降级,难以接受降职。此外,还有撤职、免职、停职、待岗。
撤职。有管理职务的,撤销其管理职务叫撤职。对管理人员来说,撤职比降职更严重。
免职。免去现任职务。
停职。暂停任职人行使职权。停职不是撤职,只是暂停职务,在公司惩戒制度中,一般没有这种惩戒类别。
待岗。待岗是从现岗位下来,等待下一步安排。普通员工没有职务,无法被撤职,处罚的方式为待岗。在有的公司里,待岗也被称为“交人力资源部等待分配工作”。许多公司规定,待岗期间,只能领取基本工资,这意味着待岗人员的收入要大幅度下降。对普通员工来说,待岗比降级严重。
3.记过。
记过,是记下你的过失,并不是马上处理你,而是要你等着,等什么?等公司加薪、评优、晋升、表彰时,不会考虑你。记大过,是以上情况都不考虑你,今年不考虑,明年也不考虑。
4.通报批评。
在大公司,通报批评是比记过更加严重的处罚。通报,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处罚你,而是为了警示公司的其他人,用你树典型,杀鸡儆猴。既然你成为坏典型,以后就很难在公司抬起头,这种严重性比记过、降级还大。
5.降绩效。
降绩效是几乎所有公司惩戒的常规操作。在绩效考核分级的公司,每降低一个等级的绩效评分,却对当事人的收入和职业发展有直接影响。
6.过失单。
过失单,就是填一张单子,记住你的过失。过失单与记过很像,但比记过处罚力度要轻很多。填过失单,通常是由你的直接上级填写,报人力资源部备案,也有的公司需要两级上级签批,累计过失单再处罚。
7.罚款。
罚款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常规操作,应用广泛。后面“罚款问题”一讲会专门介绍。
以上仅仅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惩戒方式。在现实中,企业还有很多惩戒方式没有写入公司的惩戒制度,没有公开,但实际上在使用。惩戒是让员工受损失,让员工难受,而让人难受的办法很多。请看下面的一些惩戒方式。
1.给你脸色看。
上级给你脸色看,不理你。这算不算惩罚?新人回想,家人给自己脸色看时,自己难受不难受,就明白了。
2.孤立你。
上级不理你,还让同事都不理你,你一说话,周围的人扭头就走。
3.边缘化。
上级让你成为部门里可有可无的人。
4.“连坐”。
你犯错,上级让你们小组的同事一起挨罚。用这种方式,上级让同事非议你、讨厌你。
5.让你干你不喜欢的工作。
你喜欢外出,和人打交道,上级偏让你天天坐办公室,一天连句话都没机会说。
6.体罚。
有的公司罚员工做50个俯卧撑,有的公司罚跑步,有的公司罚扫地一周,有的公司罚员工在广场上爬,有的公司罚员工喝辣椒水,等等。是不是招数很多?还有更多惩戒办法,大家以后会在职场上亲身经历。
看到这些惩戒办法,新人可能会想,惩戒力度这么大,谁受得了?公司就不怕员工辞职吗?惩戒,是一种让人受损,让人难受,从而避免再次犯错的办法,但是并不是都能让人做得更好。所以,管理规范的企业,都是以激励为主,惩戒为辅。惩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惩戒原则
惩戒是严肃的、制度化的,不是随意的、任性的。惩戒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第一个原则:合法合规。
惩戒,是一种对员工权益有影响的管理措施,任何公司的惩戒办法,都要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惩戒规定,都是无效的。
以下惩戒办法都是违法违规的。
●侵犯公民基本权利。
●取消国家法定福利。
●危害公民人身自由和安全,如体罚。
●动用私刑。
2.第二个原则:证据确凿。
谁主张谁举证。公司或者领导处罚你,他就有举证责任,在处罚时必须出示充分的证据如相关记录、文件、知情者的证词,有逻辑关系的数据和事实结果,员工本人的检查书、申辩书、保证书和公司处罚通知书等。某员工在公司举办的会议上给客户发错资料,给公司造成损失,并且中途离岗,私自离开会议现场。他的上级以客户投诉记录和中途离岗人证为证据,对该员工进行处罚。
3.第三个原则:合乎程序。
惩戒必须合乎程序。合乎程序包括三个方面:事先告诫、按程序办、允许申诉。
●事先告诫。
俗话说,不知者不为过。惩戒时,公司必须事先履行告诫义务。一般来说,公司的惩戒制度在公司的员工手册中,写得明明白白,这等于公司履行了告诫义务。如果新人懒得看,懒得了解,到时候犯错被罚,就不能怪公司,只能怪自己。
当然,有管理不规范的公司,没有公示规章制度,没有履行告诫义务。这种情况下,责任在公司。
●按程序办。
按照事先规定的惩戒程序,一步一步地办,不得乱来,老板也不得违反。严格地说,不按照程序办的惩戒,是无效的。某公司规定的惩戒程序是:直接上级提出—人力资源部或相关主管部门核实—公司主管领导签批—下达处罚决定(以书面形式或者电子文件形式将处罚决定送达被处罚人)—被处罚人签收。
比如,“被处罚人签收”程序往往被忽略。其实,如果被处罚人没有签收公司的处罚决定,万一产生纠纷,公司就存在问题,因为处罚程序有瑕疵。
●允许申诉。
公司的惩戒制度,必须包括相应的申诉程序。惩戒毕竟是一种伤害,是由一个个人操作的,是人就有可能犯错误。甚至惩戒会被上级或者其他人用于打击报复,制造冤假错案。所以,公司必须给当事人一个救济的通道,这个通道就是公司的申诉程序,和法院的二审类似。
一般地,员工可以直接向上级的上级,或者公司的专门部门(人力资源部、考核小组、总办)申诉。
4.第四个原则:错罚相当。
错罚相当也就是对员工所犯错误的处罚,不能超过其应当承担的过失。当下,一些公司的老板和员工以为处罚很简单,把处罚当儿戏。
如某电视剧中,老板检查工作时,发现员工正在看手机,当场决定辞退,并责令人力资源部经理立刻带这位员工办理辞退手续。这样的处罚方式,在规范的公司里是不可能出现的。或者说,老板这样处罚员工,几乎违反了处罚应该遵守的所有原则,是无效的。即使是公司老板,也要按照程序和原则行事。
员工如何面对惩戒
1.如果处罚很严重,是辞退,解除劳动合同。
这涉及员工本人的重大利益,员工要从四个方面考虑。
●一看处罚是否有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上的依据。
●二看证据是不是充分。
●三看程序是否合法。
●四看错罚是否相当。
这四点如有瑕疵或者疑问,可以向公司申诉,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和劳动监察部门申请仲裁或投诉,或者到法院起诉,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2.如果不是辞退,你对处罚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申诉。
申诉,不是为自己的错误辩解,而是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根据自己掌握的事实和依据,请有关部门根据申诉程序复核处罚决定。这就需要员工对公司规章制度比较熟悉,掌握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或者发现公司处罚程序有瑕疵等。申诉应有理有据,不应胡搅蛮缠。没有理由,没有充分证据,不要申诉,不要自讨没趣。
3.做检查。
如果公司的处罚得当,只要你还在公司上班,被处罚后,必须做出规定行为——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根据处罚的轻重)向主管领导或者公司做检查,承认错误,深刻反省,提出改进的方法。
本讲知识点
1.什么是惩戒?
惩戒,是让员工为自己的过错承担损失。
2.公司惩戒都有哪些方式?
辞退、降职降级、撤职、停职、待岗、记过、通报批评、降绩效、过失单、罚款等。
3.惩戒的四个原则是什么?
第一个是合法合规,第二个是证据确凿,第三个是合乎程序,第四个是错罚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