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辣文 > > 新员工入职第一课 > 6.3 绩效考核,由谁来做
    6.3 绩效考核,由谁来做

    职场痛点

    提起绩效考核,许多新人觉得这是领导的事,是职能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自己只能被动地等待考核结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本讲提要

    公司的绩效考核有四个当事人,分别是公司/老板、职能部门、直接上级和员工本人。公司老板负责搭平台、定规则。职能部门是绩效考核的组织、协调机构。直接上级,就相当于球队的主教练,给下属下达指令,布置战术,给予指导,帮助下属达成目标。员工就像球队的队员,是在球场上冲锋陷阵取得成绩的。四个当事人都很重要,新员工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公司的绩效考核,谁来做呢?绩效考核有四个当事人:公司/老板,职能部门、主管和本人。

    接下来,我们依次来看。

    第一个:公司/老板

    公司/老板指的是谁?在大公司里,指的是公司绩效管理制度的决策人,这个决策人在不同的公司是不同的。在有的公司,决策人是董事长,有的公司是总裁办公会,有的公司是绩效委员会。在小公司里,就是老板本人。

    对于第一个当事人,大多数新人并不关注。因为新人接触到的,都是绩效考核中具体的人和事,比如谁给自己发考核通知,谁发考核表,谁给自己打分,谁汇总,谁公布等。新人感受不到公司/老板在绩效考核中的存在和作用。其实,在绩效考核方面,老板的作用最大,他是公司绩效制度的创建者、维护者、改革者和倡导者。一句话,关于绩效管理,老板想做好,不一定能做好,老板不想做好,谁也没办法。

    小米公司成立之初,按照扁平化管理的理念,不追求关键绩效指标,强调责任。老板不要求关键绩效指标,下面想做也做不了。到2019年,雷军开始重视关键绩效指标,公司也开始推行绩效考核。许多公司都是这样。大老板不想做绩效考核,下面的人想做也无能为力。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没有绩效制度,或者绩效制度形同虚设,就是因为老板不想做。可见,老板在绩效管理中的重要性。

    第二个: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是公司里负责绩效考核事务的部门。不同的企业情况不同,具体部门如下。

    ●考核领导小组。公司成立专门的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公司的绩效考核事项。

    ●人力资源部。负责全公司的人员考核。

    ●企管部、市场经营部、总办、党委办公室等,负责考核公司二级单位绩效。

    具体由哪个部门负责,取决于企业的安排。

    职能部门在绩效考核中起什么作用呢?相当于办公室、秘书处,具体职能如下。

    ●起草绩效管理制度、流程、要求等方面的文件、通知,报请老板签发。

    ●下发绩效考核办法、绩效考核表。

    ●监督各部门执行。

    ●公司各部门绩效考核结果汇总、统计、分析。

    ●根据绩效结果计算各部门绩效工资额、奖金额、下年度加薪人员名单。

    ●处理绩效考核投诉,相当于信访部门。

    在几乎所有公司里,负责员工考核的部门是人力资源部,所以平时在公司里,提起哪个部门负责考核,大家都说是人力资源部。正因为如此,一些新人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绩效考核是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的,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其实不然。人力资源部不过是替老板办事,是替各个部门协调,进行统计汇总。绩效考核上的大事,人力资源部做不了主,做主的是老板。

    第三个:主管

    主管是员工的直接上级,在绩效考核中起什么作用呢?主管的作用很大,扮演的角色很多,如下达指令者、评委、教练、绩效伙伴等。

    1.下达指令者。

    员工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考核要素、考核要求等,还有岗位职责、工作范围、绩效指标、项目权重等,都是直接上级分解和下达的。

    2.评委。

    员工工作成果有没有达到标准和要求,谁来评判?就是由上级主管评判。

    3.教练。

    发现员工的不足之处时,主管要给予指导,想方设法地帮助员工提升工作能力,掌握工作方法。

    4.绩效伙伴。

    主管与下属是一个团队的,主管的业绩,不是自己干出来的,而是主管所带团队干出来的。下属干不好,没有业绩,主管就没有业绩。反过来,下属没有主管的支持和帮助,也不会有好的绩效。所以,主管与下属之间是绩效伙伴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主管给你定指标、评分、辅导、支持和帮助,是为了帮你达成绩效。

    遗憾的是,在有的公司里,主管的作用却被削弱、被忽视。

    第四个:员工

    在一些人眼里,新人作为被考核者,处在绩效考核的最底层,老板、职能部门和主管高高在上,掌握“生杀大权”,员工像学生,怯生生地等待上面给自己打分。如果做得好,员工就静静地坐成一排,等着主管或老板“分果果”。如果没做好,绩效不佳,员工就被动地等待主管或老板训斥。新人是被动的棋子,主管、老板、职能部门才是主动的操盘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新人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并不是处在绩效管理的边缘,而是处于核心位置。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在篮球场,将球投进篮筐,帮助球队一分一分赢下比赛的是谁?是球员。所有观众的眼光在谁身上?在球员身上。同样,在公司里,在一线冲锋陷阵,为达成绩效打拼的人是谁,是员工。

    当主管给员工分解绩效指标时,如果仅把员工看作被动的接受者,员工就会想——领导想定多高就定多高,谁让人家是领导呢?能完成就完成,完不成就拉倒。那么,即使主管把绩效指标压下来,也没有意义。反过来,如果员工主动积极地与领导进行目标对话,共同分析所处优势、劣势、机会点和威胁等,努力实现一个自己认同的好目标。未来,员工的表现和成果一定大为不同。

    当主管给员工评估、打分时,员工如果是被动的——领导爱打多少分就打多少分,打分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反过来,如果员工把主管对自己的评估、打分看作一个机会——自己看不清自己的不足,而主管却一目了然,评估和打分能使自己了解和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积极需求改进的机会,那么,在未来绩效一定会得到提高。

    当主管给员工进行辅导,员工的态度如果是被动的,就会认为主管天天说自己这不好,那也不对,永远干不好事情;或者认为主管整天只知道啰唆。这样,下属很难接受主管的辅导和帮助。反过来,如果员工是积极主动的,就会从主管的辅导中,体会和把握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如果还没有好办法,就与主管一起,积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甚至会跳出主管的经验、公司内的经验,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

    所以,作为一名员工,在绩效管理中有主动积极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这里举一个例子来形容四个当事人在绩效考核中的角色。大家应该知道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是如何运转的呢?中国篮球协会负责建立赛事制度,各个俱乐部负责日常运营,教练负责训练球员和布置战术,球员负责上场打球。四个当事人——足协、俱乐部、教练、球员各司其职。在绩效管理中,第一个当事人——公司/老板,就相当于中国篮球协会,给大家建制度、搭舞台。第二个当事人——职能部门,就相当于各个俱乐部,负责绩效考核的日常事务。第三个当事人——主管,就像篮球队的教练,要布置战术,培育下属,带领团队,赢得好的业绩。第四个当事人——员工,就像球场上的运动员,要冲锋陷阵,顽强拼搏,最后能否取得好成绩,全看员工。

    介绍到这里,新人应该明白了:公司里的绩效考核,不应该仅由老板操心,仅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或者由主管唱独角戏,而是四个当事人一起做。而最终决定绩效成果的,是员工自己。

    本讲知识点

    1.绩效考核的四个当事人是谁?

    一是公司/老板,二是职能部门,三是直接上级,四是员工本人。

    2.四个当事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公司/老板负责搭平台、定规则;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主管负责下达指令、提供方法,帮助下属达成目标;员工负责冲锋陷阵,达成公司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