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辣文 > > 新员工入职第一课 > 6.1 绩效是什么
    6 绩效

    如果选职场关键词,“绩效”肯定排在前三位。

    入职后,你会听到领导、主管、同事在开会时、工作中强调绩效、绩效导向、kpi、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绩效工资、绩效改进等。

    可是,对新员工来说,理解绩效很不容易。

    本课目标

    1.了解绩效是什么。

    2.理解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3.清楚绩效考核中四个当事人的角色。

    4.了解绩效考核的程序和方法。

    本课提要

    6.1 绩效是什么

    绩效是什么 绩效不是什么

    6.2 绩效制导——如何给猎狗分骨头

    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考核

    6.3 绩效考核,由谁来做

    绩效考核的四个当事人:公司/老板、职能部门、主管和员工本人

    6.4 绩效考核,怎么做

    绩效管理制度 绩效指标 kpi 绩效循环 绩效面谈

    6.1 绩效是什么

    职场痛点

    绩效,是职场中,与员工切身利益最为密切,又经常引起争论的概念。对于新员工来说,绩效完全是新概念,或者对其根本没有概念,入职后容易对绩效产生不解、误解,难以适应公司的绩效计划、执行、评估、改进等方面的要求,给自己和公司带来麻烦。

    本讲提要

    绩效是什么?

    抓住两个关键词——公司目标和工作产出。

    绩效不是什么?

    绩效不是能力,不是态度,不是人品。

    绩效,是职场最重要、使用最频繁的概念。

    绩效是什么

    简单地说,绩效是公司期望的工作产出。

    或者说,绩效是与公司目标相一致的工作产出/工作表现。这种表述,对于新员工来说,理解起来很困难。没关系,要理解绩效,可以先抓住两个关键词:公司目标和工作产出。

    这两个关键词中,公司目标是公司想要什么,工作产出是你能给什么,加在一起就是绩效的概念。公司想要的你给了,就有绩效,就是你完成了绩效。公司想要的你没有给,就没有绩效,就是你的绩效不达标,就没有绩效工资。或者你给的不是公司想要的,做了无用功,你也没有绩效。这样解释,大家是不是觉得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

    接下来,我们仔细看看绩效涉及的两个关键词,从而准确理解绩效。

    第一个关键词:公司目标

    什么是公司目标?公司期望达到的成果就是公司目标。

    无论什么餐馆,都要聘请厨师,厨师的绩效是什么呢?一家餐馆期望厨师有什么工作产出呢?一般来说,餐馆希望厨师的菜品色香味俱佳,出菜快,用料省,有招牌菜。当然,有的餐馆对厨师的期望,可能不止这几项。餐馆不会面面俱到,把每一项产出都列出来,而是将该岗位核心、关键的几项绩效列出来,这就是关键绩效指标,简称kpi。

    某餐馆大厨的绩效指标如下。

    ●菜品色香味俱佳。顾客表扬,加分;顾客投诉,减分。

    ●出菜快。除炖锅出菜时间在20分钟内以外,其他菜品上菜时间不超过5分钟。

    ●用料省。用料超过核定的标准,减分。省食材,不加分。

    ●招牌菜的点菜率。

    这家餐馆的大厨月工资为1.5万元,大厨的工作产出,也就是绩效,具体体现在以上四个指标上。关键绩效指标被确定后,餐馆怎么确定大厨每个月有没有达成呢?餐馆需要定期评估,这个评估就是绩效评估,也叫绩效考核。为了保证大厨达成绩效,餐馆对从大厨的招聘、培训、上岗,到选购食材、审定菜谱、配菜、出菜、上菜等环节进行管理,叫绩效管理。然后,餐馆将大厨绩效指标的达成情况与收入挂钩,超额完成工资高,未达成工资低,这就是绩效工资。

    为了准确理解第一个关键词,我们再看。

    如果这家餐馆是全国连锁,连锁店的店长是公司聘请的经理人,那么,店长的绩效是什么呢?有人会说,公司的目标是赚钱,那么,公司期望店长的工作产出应该是营业额、毛利率、利润等。这样理解是不对的。

    许多新人一提起公司目标,就会想到两个字——“赚钱”。没错,公司最终是要赚钱的,所以,营业额、利润、利润率、资产回报率等都是公司的重要和最终目标。但是,对公司来说,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周转次数、获客成本、核心产品增长率、客户黏性、翻台率、单客消费额等,也是十分重要的。进入公司后,新员工会慢慢发现: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目标,同一家公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员工要紧紧盯住公司的期望,不得走偏,不得自行其是。公司聘请店长,不是让店长按照自己的想法赚钱,而是按照公司的期望赚钱。或者说,公司让你赚钱,你就努力赚钱,公司让你赔钱,你就努力赔钱。有人会问,公司怎么会让人努力赔钱呢?办公司不都是赚钱吗?其实,大家只要看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等公司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这些公司在创办初期,为了抢占市场,拼命砸钱,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所以,要理解绩效,首先必须理解和把握公司的期望、公司的目标。

    公司的期望不同,目标不同,意味着即使同样是店长,工作产出也是不同的。同样的工作产出,在一家公司会被评估为高绩效,会涨工资,晋职晋级。在另一家公司,会被评估为低绩效,还可能被解雇。比如,a餐饮公司连锁店店长的绩效指标为营业额、利润率、核心菜品营业额等。同样是餐饮连锁企业,b餐饮公司连锁店店长的绩效指标有三个,分别是顾客满意度、员工积极性、干部培训。

    假如b餐饮公司连锁店的店长去a餐饮公司连锁店当店长,他习惯性地按照b餐饮公司的绩效指标努力工作,在顾客满意度、员工积极性、干部培训3个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是如果营业额和利润率没有达标,他在a餐饮公司就会被评为绩效不达标、不称职。反过来,a餐饮公司连锁店的店长到b餐饮公司连锁店当店长,在营业额和利润率上非常出色,而顾客满意度、员工积极性和干部培训3项不达标的话,同样会被认为不称职。为什么同样是餐饮连锁公司,对店长的工作产出要求会不同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公司的目标不同。a餐饮公司的目标是短期目标,b餐饮公司的目标是长期目标。在b餐饮公司看来,干部素质高了,员工积极性高了,顾客满意度高了,顾客自然会越来越多,营业额、利润率的提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所以,你的绩效是什么,千万不能想当然,一定要紧盯公司目标,偏离公司目标的工作,是无效劳动。

    第二个关键词:工作产出

    绩效是公司期望的工作产出。工作产出指的是一种成果,一种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性的东西,即这个成果是可观察、可评价、可衡量的。比如,工人的工作产出是按时、按质、按量地生产产品;厨师的工作产出是快速做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店长的工作产出是营业额、利润率、顾客满意度等。

    在职场,有的岗位的工作产出,是结果性的,能看得出来,容易衡量。

    比如,车间工人的产出是产品,销售人员的产出是销售额,司机的产出是里程,店长的产出是营业额、顾客满意度,总裁的产出是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利润率、投资回报率等。另外,一些岗位的工作产出不容易衡量。比如,餐馆服务员、公司文秘,还有公司行政、总务、人力资源、财务等岗位的工作产出都不易衡量。

    新人一定要明白,在职场,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产出、不同的成果。

    这些产出、成果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相当于产品,是有形的。另一种相当于服务,是无形的。

    大家想一想,你在市场中买东西,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产品,比如你买的衣服、化妆品、手机等,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是有形的。另一种是服务。比如住酒店,花了钱,得到住宿服务,是无形的。在公司里,所有的岗位,无外乎产出两种东西。一种是结果性的成果。比如产量、销售额、利润率,有实物或者有数据。某些岗位的产出,是结果性的。比如店长的工作产出,就必须是营业额、利润、客户满意度等,店长必须对一个店的最终产出负责。另一种是过程性的成果,是一种服务。比如,文秘为大家预订车票、查询资料、起草文件、报销发票等。餐厅服务员产出的是服务,让顾客感受得到的服务。比如,服务员热情、周到,点菜、结账准确无误。餐馆之所以设服务员岗位,就是要这个岗位给顾客带来热情、周到的服务。某小餐馆只有一名服务员,原来生意不错。后来换了一名新服务员,她整天不高兴,拉着一张脸。因为这个服务员老拉着一张脸,老顾客慢慢都不去了,小餐馆很快倒闭了。一名服务员,无法对餐馆有多少顾客负责,也无法对饭菜是否可口负责,无法对营业额和利润负责。但是,无论餐馆今天有100位客人,还是只有一位客人,服务员都要热情、周到。

    综上,在公司里,层级、岗位性质不同,工作产出也不同,绩效指标就不同。

    绩效不是什么

    正因为绩效是一种工作产出,一种可感受、可观察、可评估、可衡量的成果,所以要明确以下几点。

    1.绩效不是能力。

    绩效是一种产出,是表现出来的,是让内外部客户感受到的成果。而能力是一种潜在的东西,是一种可能性。就像足球比赛一样,绩效指的是最后的成果——有没有赢得比赛,而不是球员的能力。在公司里,不会因为某位员工的能力强,就认为他绩效高。绩效是做出来的、表现出来的,不是潜在的、可能的。同样,绩效不是学历,也不是职称。有高学历、高职称,并不代表就能够有很高的工作产出。

    2.绩效不是态度。

    工作态度不好,绩效一定不好;工作态度好,绩效不一定好。比如,在足球场上,许多球员兢兢业业地踢球,但是屡屡输球。绩效指的是比赛结果,而不是态度。

    3.绩效不是人品。

    在职场,有的人受到这样的赞誉——为人谦虚、低调、乐于助人、有爱心等。绩效关注的是产出,是工作成果,而不是这个人是不是好人。这并不是说,公司不关注人品,不欢迎好人,而是说,人品不是绩效。

    为什么要专门强调,绩效不是能力,不是态度,不是人品呢?因为许多新人入职后,常常有以下误解。

    ●认为学历高、资历深、能力强的员工的绩效评分就不应该低。

    ●认为只要自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加班加点地工作,即使考核指标没有完成,绩效考核的评分就不应该低。

    ●认为只要人品好,为人友善,乐于助人,一心为公,舍小家为大家,对公司和老板忠心耿耿,绩效就不应该差。

    在职场,能力很重要,但不是绩效;态度很重要,也不是绩效;人品也很重要,但也不是绩效。

    综上,关于绩效,抓住两个关键词——公司目标与工作产出,理解起来就不会出现偏差。

    首先,不要以为工作出色,绩效就会高。无论你有什么产出、什么成果,都必须与公司目标相一致,任何与公司目标不一致的工作成果都不是绩效。只有与公司期望的方向一致,做得好,绩效才会高。如果方向反了,做得好,绩效反而低。

    其次,不要以为只要学历高、能力强、爱岗敬业,绩效就高。公司请你来,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

    本讲知识点

    1.什么是绩效?

    绩效是与公司目标一致的工作产出/工作成果。

    2.绩效的两个关键词是什么?

    公司目标和工作产出。

    3.绩效是什么?不是什么?

    绩效是一种产出、一种成果、一种表现。

    绩效不是能力,不是态度,不是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