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辣文 > > 新员工入职第一课 > 5.2 职业的阶梯
    5.2 职业的阶梯

    职场痛点

    问:“你入职后,在公司如何发展,你想清楚了吗?”

    答:“不清楚。”“没想过。”“刚入职就想这个问题,是不是早了点?”

    本讲提要

    公司为员工设置了职业发展的梯子——职级体系。新人谁先了解公司的职业阶梯,并根据职业阶梯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谁就会在职业发展中占得先机。入职后,连公司职级体系都不清楚的新员工,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职场有职业阶梯。什么是职业阶梯?先给大家介绍大学里的职业阶梯。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师岗位分为4个职等13个职级。4个职等分别是初级岗位、中级岗位(讲师)、副教授岗位、教授岗位。每一个职等又划分为若干职级,初级分3级:13、12、11。中级分3级:10、9、8。副教授(副高)分3级:7、6、5。教授(正高)分4级:4、3、2、1。其中,一级教授最高,是高校教师职业之塔的塔尖、顶端,一般的高校一个1级教授都没有。13级则是教师中的新人,教师生涯才刚刚开始。从13级的新人教师,到一级教授,一共有13个阶梯,这是高校教师的职业阶梯,也叫高等院校职等职级体系、职称体系。国家给高校教师搭建、规定了职业发展的13级台阶,一旦选择做高校教师,可以沿着这个台阶一步步地走上去。

    企业也有职业阶梯,这是企业中的职级体系,也叫职等职级制度。什么叫职级体系?公司把所有的岗位,按照难易程度、责任大小等从低到高排列,形成一个或者几个职位序列,这就是公司的职级体系。这就相当于在公司里,给员工的职业发展,安装了一个或者几个梯子,供大家“爬”。

    作为职场新人,进入一家企业,要尽快搞清楚公司的职业阶梯——什么是梯子,有几个梯子,怎么爬梯子。

    那么,企业中的职级体系是怎样设置的?

    阿里巴巴准备了两个职业梯子。第一个梯子是m序列或者叫管理序列,供大家顺管理岗往上爬。m序列这个梯子共有九个职级,最低一级是m1主管级,最高一级是m9即公司首席执行官。具体序列如下。

    m1主管级—m2经理级—m3资深经理级—m4总监级—m5资深总监级—m6副总裁级—m7资深副总裁级—m8子公司首席执行官或集团其他执行官—m9公司首席执行官。

    第二个梯子是p序列或者叫技术系列,供技术人员顺技术岗往上爬。p序列这个梯子,共划分为14个职级,最低是p1,最高是p14。具体序列如下。

    p3以下为助理。校园招聘的大学生入职后,一般定为p4,也叫专员。p5为资深专员,p6为高级专员,p7为专家,p8为资深专家,也叫架构师。p9为高级专家,也叫资深架构师。p10为研究员;p11为高级研究员、p12为科学家。p13为首席科学家。p14是马云本人,他自己退了。这两个梯子,一个是管理类,一个是技术类。但是这两个梯子并不是相互隔离、孤立的,而是相通的,在职级上是对等的。比如m1=p6,m2=p7,m3=p8,9,以此类推,m9=p14。也就是说,管理序列的m1与技术序列的p6职等相同,m9与p14职等相同。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管理序列不对基层员工开放,只有到p6以后,才能进入管理岗。这意味着,虽然公司里有两个梯子,但是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最初几年只能先走p序列,顺着p4—p5—p6晋升,等到p6以后,可以选择继续走技术路线,也可以选择走管理路线,这也是新人在绝大多数公司的职业路径。

    腾讯准备了4个职业梯子。腾讯把这4个梯子叫4个族,也叫4个通道。

    t族,也叫技术通道,是为技术人员设计的,包括软件开发类、技术研究类、设计类、游戏美术类、质量管理类、技术运营类、安全技术类岗位。

    p族,也叫产品/项目通道,是为产品和项目人员设计的,包括游戏策划类、产品类、项目类岗位。

    m族,也叫市场通道,是为市场人员设计的,包括战略类、销售类、营销类、客服类、内容类。

    s族,也叫职能通道,是为专业人员设计的,包括企管类、财务类、人力资源类、法律类、公共关系类、行政类、采购类、建筑工程类、秘书类岗位。

    每个通道或者每一族又从低到高划分为6个职级,每一职级中划分三个子等:基础等、普通等、专业等。员工在晋升时,先在一个职级内逐步积累,从基础等晋升到专业等后,再晋升到更高职级。这样,腾讯的一个职级系列或者晋升通道,共有18个晋升台阶,供员工成长。

    我国互联网公司,大都在国外上市,公司的组织架构都比较国际化,职级体系与跨国公司比较接近。过去,我国的国有企业,一般分为三个系列:干部系列、技术系列、工人系列。干部系列,比照公务员职级体系,序列是办事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正处—副厅—正厅等。技术系列执行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体系,序列是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副高—正高等。工人系列分八级,从一级工到最高八级工。当下,仍然有少部分国企参照这种职业系列。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大多数大中型国企,逐步形成了与其他市场化企业相近的职级体系。中国移动在省一级公司设立19个职级,中国工商银行设立25个职级,招商银行一共划分了42个职级。

    公司设立职级级数达几十个,意味着员工入职后,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职级地升迁的话,当晋升到最高一级,需要几十年。这并不需要担心,实际上,职级之间有交叉,有的人会被破格晋升,有的人空降到公司直接入职高职级,而且,许多公司的职级并不是一年调整一次,麦当劳职级每三个月可以升迁一次,理论上一年可以升迁四级。我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刚创业的企业,员工人数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大多数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职级体系。即便如此,几十人规模的小企业,也有职位序列。

    某小公司的职位序列是员工—主管—经理—总监—副总裁—总裁—董事长,一共划分了七个级别。

    小公司的职位序列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只有管理岗位的序列,没有非管理岗位的序列,没有为非管理岗位人员的职业发展搭建梯子,等于迫使员工都挤在管理序列一个梯子上。管理岗职数有限,无法随意增加,造成晋升堵塞,晋升无望,这也是一些小企业人才流失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特点是随意性。在小企业或者一些家族企业,职业阶梯的设立很随意,老板想设立就随时设立,想取消就随时取消,想破格就随意破格,造成职业梯子形同虚设,公司职业阶梯的导向性被破坏。

    对于职业的阶梯,新人需要关注的如下。

    1.尽快搞清楚公司的职级体系。

    在许多公司,职级体系常常名不副实——公司规定的职业路径与公司实际的升迁路径不一致,也就是公司说的与实际做的并不一致。职级体系涉及晋职晋级,与许多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制度和规则容易扭曲、走样。所以,新员工入职后,要听其言观其行,不能仅仅听公司宣传,看公司写在纸上的东西,而要认真了解公司的职级体系是如何实行的。

    2.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入职的第一天,等于发令枪已经打响,新人就应该在自己职业道路上开跑。

    动车跑得快,首先要有高铁线路,没有高铁线路,再快的动车也跑不起来。但是,如果建了高铁线路,没有动车的话,线路就浪费了。公司职级体系就像高铁线路,员工个人就像动车。公司如果没有给大家修建职业发展的线路,员工这辆动车就无法开。但是,公司给员工建好了职业发展的线路,员工自己不想跑、不会跑、跑得慢,则是自己的问题。

    本讲知识点

    什么是职级体系?

    公司所有的岗位,按照难易程度、责任大小等,从低到高进行排列,形成一个或者几个职位序列,这就是公司的职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