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规章制度
职场新人常见的囧态:
对规章制度缺乏了解,经常无意中违规。
在制度面前心存侥幸,缺乏敬畏之心。
对违规行为不以为然,甚至质疑、抗拒。
对公司个别老员工的钻空子行为,缺乏抵抗力,盲目模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本课目标
1.尊重制度,遵守制度,维护制度,是员工的基本义务。
2.了解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3.学会阅读公司的员工手册。
4.别被“潜规则”所吓倒。
5.学会面对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本课提要
4.1 什么是规章制度
指令性制度 禁令性制度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制度的三个特征
4.2 公司的规章制度
政府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制度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业务和工作办法、流程 非正式制度
4.3 员工手册
员工手册是一本汇集公司概况、公司历史、基本规章制度、人力资源政策、职业行为规范和操守、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文件汇编,员工手册中的内容,是公司制度和政策的公示,具有法律含义
4.4 潜规则
潜规则与正式制度有什么不同 公司有哪些潜规则 如何面对潜规则
4.5 规章制度不合理怎么办
对于不合理的制度,只有修改后才可以不遵守,除非是不合法的制度,否则必须严格遵守
4.1 什么是规章制度
职场痛点
员工不了解规章制度,就像不了解交规的新手开车上路。
遗憾的是,一些新人恰恰是这样的——对制度不清楚,却已经入职。
本讲提要
1.什么是规章制度?指令性制度、禁令性制度。
2.规章制度的三个特征。
3.在规章制度面前怎么办?
了解规章制度,遵守规章制度。不挑战,不抗拒,不侥幸,不要等到被处罚才长记性,更不要学钻制度空子的行为,那种人总有一天会成为自己职业生涯“车祸”的肇事者。
2018年,网络媒体报道了中国人在国外的两件事。一件事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喝酒被抓。因为美国规定21周岁以下不得酗酒,这名留学生未满21周岁,而他根本不知道美国有这样的法律规定。另一件事是中国的一对夫妻在美国的大街上打架,男子被警察抓走,女子很后悔,她不知道在美国夫妻打架是严重犯罪行为。在一个陌生环境,如果不了解当地的法律制度,就可能违法还不自知。新人进入一家公司,就是到了一个陌生环境,要避免惹麻烦,就应先了解制度,遵守制度。
什么是制度?制度也叫规章制度,是用于公司内的、众所周知的规则。公司通过这些规则,约束和引导员工的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游戏规则的社会,一个不遵守游戏规则的社会,只会一片混乱。一个没有红绿灯,也没有交通警察的十字路口,交通繁忙时会拥堵不堪,充斥抢、挤、吵、闹等现象。这仅因为十字路口没有“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及其规则的维护者。
在现代,国家或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法治——社会中的任何人,都被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下,无人例外。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法律和法规,织就了一张制度之网,保障和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企业也一样,我们无法想象一家企业,在没有规章制度的情况下,还能有序经营。如果公司没有考勤制度,员工想几点上班就几点上班,想几点下班就几点下班,公司恐怕连会议都很难召开。如果公司没有财务制度,大家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想买什么东西就买什么东西,公司恐怖没几天就要破产关门。如果公司没有保密制度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负责开发新技术的员工随时可以把资料发到网上,下班后可以把代码随便发给别人,公司的商业机密和重要信息可以随意被泄露,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公司马上会垮掉。
公司的规章制度是通过两种方式约束和引导员工行为的,一种是指令性制度,另一种是禁令性制度。指令性制度主动指示和命令员工干什么,它是由公司强加的行动规则。例如,本公司上下班时间为早九点晚六点,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一点休息一个小时,周六周日休息。员工在一天以内请假必须事先填写请假条,经主管批准后,方可按事假计算。低值易耗品领用,必须由部门提出申请,报行政部批准后,由部门派人按程序领取。每周一上午十点召开公司例会。禁令性制度是禁止员工做某些行为的制度。例如,上班不得打私人电话,单独一个人不得坐电梯回办公室,物品未经复核不得入库。
指令性制度与禁令性制度,从两个方面引导和约束员工的行为。前者告知什么可以做、应该做;后者告知什么不可以做、不应该做。前者是引导,后者是禁止。通过一引一禁,保障和维护公司的经营管理秩序。
公司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以文件形式正式颁布和公示的规章制度。非正式制度是以习俗、惯例、道德、价值观,甚至以潜规则等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如果违反也会受到惩罚,如领导和同事的冷眼、负面评价、孤立等。所以,新人一定要明白,非正式制度也是制度,也必须遵守。
公司的规章制度有三个特征。
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任何公司的规章制度,都不得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抵触。比如,企业不得限制或取消宪法赋予公民的任何基本权利。有的公司规定对员工实行体罚,完不成任务不让回家等,就侵犯了公民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权,是恶劣的违法事件。再比如,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的薪酬方案,无论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需要与职工代表协商,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方可实行,没有走该程序的薪酬制度是无效的。
2019年9月3日,标题为“海尔4名员工午休被开除”的视频登上微博热搜。9月6日,海尔公司公开回应:“这4名员工并不是在休息时间午睡,而是在工作时间于公共接待场所睡觉,违反了海尔员工的行为规范准则,属于一级违规,按规定应解除劳动合同……”海尔公司在向公众解释时,还特别强调“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规范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经过海尔集团及各法人公司职代会讨论通过”。这说明公司的规章制度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程序的,是有效的。
应事先公示和告知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四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没有公示的规章制度,是无效的。
入职时,公司为什么要给每位员工发员工手册,并且一定要让员工本人签字呢?为什么要组织员工学习员工手册?在公司里,入职培训时,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都是其中重要一课。有的公司安排新员工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汇编,有的公司安排新员工学习员工手册,有的公司安排新员工学习员工行为规范。虽然叫法不一样,但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与员工密切相关的公司规章制度。通过签字,有了这次学习,公司等于把规章制度向员工做了公示,如果员工违反制度,错就在员工,否则,即使员工犯错,公司也会因未尽告知义务而承担一定责任。
违规必须受到惩罚
凡是制度,一定有处罚条款,会列举出如果违反制度,员工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没有惩罚的制度,不能叫制度,只能叫君子之约。
人天然有一种倾向——违反制度。为什么?用经济学的语言说,是为了节省成本。人总想让自己省事、轻松,给自己减少麻烦,获取好处,比如插队、开车闯红灯、抄近路、上班迟到早退、开会玩手机、报表不按时交等。违规,为什么必须要受到处罚?道理很简单,就是让你承担更大的损失。有人违规,是想取得额外的好处,或者为自己省事,如果处罚使违规之人的损失远远大于违规收益,他就不会再违规,将开始遵守规章制度。处罚是防止投机取巧、钻空子等机会主义行为。如果没有惩罚措施,整个公司、整个社会就乱套了。所以,凡是违反规章制度可以被原谅,可以不被惩罚的公司,管理上常是混乱不堪的。只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违规必罚,而且惩罚使违规者承担的损失大于违规给当事人带来的好处,制度才会被遵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有一篇论文是《卖桔子者言》。张五常在论文中分析了一个现象:“为什么在火车站里买到的桔子不好吃还常常短斤少两,而小区小卖部的桔子好吃还足斤足两?”答案是:“惩罚。”在火车站买了桔子后,乘客马上上火车,即使上当受骗,也无法惩罚卖者。如果在小区里买到短斤少两的桔子,买者可以马上回去对店主实施惩罚。
无论中外,好企业一定是规章制度严格的企业。只有差公司,才不把规章制度当回事。
刚入职的新人,如何面对规章制度?
1.主动了解。
尽快主动了解与工作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不要等违规处罚后才开始长记性。
2.别挑战。
不要和公司制度过不去,不要抱侥幸心理,必须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作为员工,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是本分和义务,不应犹豫、怀疑和质疑。
3.不要效仿钻制度空子的行为。
不要投机取巧,钻制度的空子,几乎任何公司的制度都有空子,但新人不能钻空子,更不能看到公司的老员工违规没有受到处罚,就跟着学,因为那种人没有未来。
本讲知识点
1.什么是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用于公司内的、众所周知的规则。公司通过这些规则,约束和引导员工的行为。
2.规章制度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一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二是事先公示和告知,三是违规必须受到惩罚。
3.面对规章制度,新员工应该怎么办?
主动了解制度,不要等被处罚才长记性。不挑战,不抗拒,不侥幸,老老实实遵守规章制度。不学钻制度空子的行为,因为有那种行为的人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