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辣文 > > 新员工入职第一课 > 3.5 “不拉马的士兵”
    3.5 “不拉马的士兵”

    职场痛点

    新人入职后,逐渐会发现这些现象:人浮于事,有很多混日子的人;苦乐不均,忙人很忙,闲人很闲;干活的人受气,不干活的人却左右逢源;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什么也不干的人反而不会犯错误。许多新人被这些不好的现象所困扰。

    本讲提要

    莫让浮云遮望眼,不要被“乱象”所惑,无论看到什么“乱象”,你不能照做,要勇于主动担责。

    “不拉马的士兵”

    理想与现实差距很大。先给大家讲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不拉马的士兵》。二战的时候,一位将军到下面一个炮兵部队视察。从填料、瞄准到射击,炮兵班的每一个炮兵都合作得天衣无缝。不过,将军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每个炮兵班里,总有这样一个兵,笔直地站在大炮旁,自始至终都一动不动。将军觉得非常奇怪,就问炮兵团长那个兵究竟是干什么的,他的职责是什么,他为什么要站在那里。团长回答:“报告将军,我们是按照上级的要求设置每一个岗位的。”将军问炮兵班长,班长回答:“报告将军,每一个士兵都严格按照上级指示和文件精神进行操练。”将军问这个兵,兵回答:“报告将军,我是完全按照职责和动作来做的。”将军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他又问了很多人,终于明白了:在汽车发明前,大炮是用马来拉的。每个炮兵班都需要设置一个专门负责拉马的炮兵岗位,因为震天的炮声总会惊到马。虽然在二战以前,汽车已经代替了战马拉炮,根本不用士兵专门负责拉马,且汽车是不会受惊的,但拉马的炮兵岗位在无意中被保留下来。于是,在每一门大炮旁边,总有一名没有任何用处的“不拉马的士兵”。

    你不要觉得这个故事离奇,像一个笑话。其实,当你入职一家公司,即使是一家世界上了不起的企业,不久你也会发现,公司里居然也有这种“不拉马的士兵”——只领工资不干活的员工,甚至还有以下现象。

    1.人浮于事。公司有不少部门和岗位上的人无事可干,游手好闲,工资、奖金却一分不少拿。

    2.苦乐不均。忙的人很忙,闲的人又太闲。

    3.鞭打快牛。能干的人工作越来越多,不能干的人工作越来越少。

    4.不公平。不干活的人总给忙的人提意见,当裁判。

    5.尸位素餐。有些人占着岗位,却不思进取。

    看到这么多的问题,有的新人感到惊奇:既然有的岗位没有用处,既然有人忙有人闲,公司为什么不解决?难道老板看不见吗?问题问得好。公司为什么存在“不拉马的士兵”呢?原因很多,如企业转型、员工结构老化、人情关系等。苏州某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借鉴国际前沿技术,持续推动转型升级,“靓颜”“提智”转型忙。企业转型升级,相当于马车改汽车,让过去拉马的士兵下岗,而转型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老岗位的工作慢慢减少,新岗位的工作越来越多,不能马上辞退的人就成为“不拉马的士兵”。在有的公司里,一些老员工慢慢跟不上公司的发展,或者慢慢懈怠、干不动,或者不想努力工作,但是他们与公司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加上公司感念他们与公司同舟共济许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且他们又没有重大过失,所以公司一般不会辞退他们。有的亲戚或者关系户想进公司,老板碍于面子或者利益,因人设岗。如某公司有一个监事长的岗位,该岗位并无事可做,完全是为了安排人而设置的。有的人已经进入公司上班,但没有岗位,不知道该干什么工作。

    成长型企业有成长的烦恼:组织设计、部门划分、岗位说明书、岗位职责、任职资格、胜任模型都没有。公司没有这些,只能由老板“拍脑袋”,招你进公司,让你干什么工作,你就要干。能干的员工,往往一个人身兼数职。行政、人事、财务一人兼,市场、销售、客服也由一个人干。岗位名称随时换,职务随意定,哪怕公司只有几个人,也可以叫首席执行官、全球副总裁等。在业务不明确的情况下,公司的部门、岗位、职责经常变动。遇到这种情况,新人千万不要着急,也不要抱怨,这就是实际中的企业。无论哪家企业,在发展初期,在规模小的情况下,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即使那些今天已是成功的企业,在创业时期也曾有不少问题。

    美国苹果公司创立于1976年,在1985年以前,公司的部门、岗位、任职要求等也是持续变动的。在公司小、业务不稳定的情况下,部门、岗位、职责难以规范。因为职能和成本问题,公司没办法招聘更多人,只能每个人身兼数职,一个人做几个岗位的工作。一旦市场有变化或者有新的业务思路,公司就马上调整组织架构,调整岗位、职责和人员,这就是创业型公司的实际状况。

    即使是管理较规范的大中型企业,也可能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什么是“两张皮”?即规定的是一套,而做的却是另一套。在有些公司里,组织架构、部门、岗位、岗位说明书、岗位职责、胜任模型等都有相应的规定。但实际上,公司从上到下都不把规定当回事,招聘时不依据岗位描述,分配工作时不依据岗位职责,上岗员工不符合任职资格,却照样上岗。公司说一套,做一套,名不副实,即说的和做的是“两张皮”。

    “两张皮”现象在企业中普遍存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一是岗位说明书本身有问题。一些公司看起来管理规范,岗位说明书看起来标准、完整,其实不然,说明书的内容可能是东抄西抄、拼凑的,只是做做样子。仍以保安岗位职责为例。从专业角度可以看出,某公司《保安岗位说明书》中有编造和抄袭的地方。例如,岗位职责中第一条“工作对保安队长负责”属于工作关系,就不应该出现在岗位职责项目中;第五、第六条属于汇报和学习事项,不属于职责事项。在任职资格的“经验”一项,有一条是“3年以上保安队长的相关工作经验”,显然是抄袭时一并抄下来的。因为这份岗位说明书是保安的,不是保安队长的,对一个保安不可能要求3年以上保安队长的工作经验。

    二是变化。有的岗位说明书没有问题,但情况发生了变化,比如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发生了变化,公司的人员流失等导致某一岗位上所描述和规定的职责、任职资格、工作关系发生变化。

    三是随意。老板和管理人员很随意,他们不认为每一位员工要按照规范、约定的岗位职责做工作,而认为工作只要有人做,问题及时解决就可以。为了不耽误工作,老板和管理人员常常把工作交给那些值得信任的人或者有能力完成的人去做,而不是有相应职责的人。当然,还有更加复杂的情况。某家民营企业,董事长的内弟是总经理,董事长的妻子是财务副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有岗位说明书也难以起作用。

    如何面对职场“乱象”

    面对以上“乱象”,新人应该如何处理呢?

    第一个建议,莫让浮云遮望眼。这句话直白地说,就是不要被这些“乱象”所惑。正面的、负面的东西,都是企业的一部分。负面问题,在你看到之前,老板、领导、职场前辈早发现了。任何一家公司,只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想发展壮大,想基业长青,如“不拉马的士兵”等现象一定会得到解决,这只是时间问题。某公司老板在微博上表示,公司要定期清理“新人兔”。所谓“新人兔”,是指公司里为人不错,但不出活、无绩效的新人。360公司、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公司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清理一批“新人兔”。这样看来,连职场“新人兔”都要被定期清理,好的公司会允许游手好闲者长期存在吗?

    第二个建议,别人可以,但你不可以。如果看到公司里有人不工作,游手好闲,你就不服气,跟着学,做消极怠工者,那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如果你有“洁癖”,不能忍受公司里的“乱象”,不愿意与上班混日子的人为伍,你可以离开这样的公司,这是你的权利。但是,一旦入职,你就不要抱怨,而要尽职尽责,积极主动,遇到问题就努力去解决。因为新人入职公司,不是分享公司的成功,而是和公司一起,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创造佳绩。

    第三个建议,主动承担工作。入职后,如果你发现公司职责不清、任务不明,也没有岗位描述文件,你该怎么办?刚入职时,上级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没有让你做的,你就不用做。慢慢地,你会发现,有的工作,虽然上级没有安排你做,但是你觉得做了对公司有利、对部门有益,且不会与同事发生冲突,做比不做好,你可以主动做。慢慢地,上级让你做的和你想做的工作,就会作为你的职责沉淀下来、固定下来。如果入职后,你发现公司对岗位职责说一套,做一套,说的和做的是“两张皮”,你该怎么办?你要注意观察,结合岗位说明书,一项一项与上级确认。岗位说明书上没有规定的,上级让你做,你就作为职责,将它记下来、固定下来。岗位说明书上规定的,但是上级说不必做,你可以把它删除。经过半年到一年时间的磨合,你就能准确把握岗位职责。

    对新人来说,职责就像你自己的领地,你主动承担、确认,领地就会越来越多,你在公司里就会越来越重要,千万不要被动地等着别人给你安排工作。主动,是会让你受益的。

    本讲知识点

    如何应对职场“乱象”?

    一是不要被“乱象”所迷惑。

    二是无论看到什么“乱象”,你都不能学着做。

    三是主动承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