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岗位说明书
职场痛点
司机开车上路,居然对车况一点儿不了解,能开好车吗?当然不能。
岗位信息相当于你的车况。入职上岗,要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几年甚至很多年,这就相当于跑长途,岂能对岗位信息一无所知呢?遗憾的是,许多新人入职后就是这种状态。
本讲提要
仅靠一个岗位名称,员工是无法了解岗位信息的,简单的办法是仔细阅读岗位说明书。
仅通过岗位名称,是不可能了解岗位信息的。新人在入职后,想尽快开始工作,需要先了解什么?当然是岗位信息: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上级是谁,下属是谁,工作前后手是谁,工作权限有哪些,需要什么样的工作能力、经验、知识,工作标准是什么,工作环境和资源如何。
许多新人认为,知道了岗位名称,就知道了岗位的基本信息。比如,新人以为采购员岗位就是负责采购的,报关员岗位就是负责报关的,会计岗位就是负责记账的,程序员岗位就是负责写代码的,这种理解太肤浅了。
如果新人这样理解自己的岗位,会产生很多问题。因为同一个岗位在不同的企业,甚至在同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岗位信息差异也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同岗位对任职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产品经理是职场中大家熟悉的岗位名称,在下面的案例中,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公司虽然都有产品经理岗,但是在岗位信息上有非常大的差异。2019年9月8日,某科技公司招聘产品经理,岗位描述如下。
岗位职责:
1.负责面向c端用户的营销运营平台的市场调研、需求梳理和竞争分析,参与产品的整体战略规划和路线图设计;
2.负责营销运营平台的功能规划和设计,完成交互原型和流程图;
3.负责协同数据工程开发团队、数据管理团队和数据科学团队,完成高质量的产品交付和落地;
4.负责营销平台的使用数据分析、客户反馈采集、持续优化产品,确保客户成功。
任职资格:
1.本科以下学历,5年以上产品管理经验;
2.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能够快速理解业务需求,应对飞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3.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协同能力,能够推动多个团队互相配合,协作完成任务;
4.有数据产品经验者优先。
2019年9月8日,某集团招聘产品经理,岗位描述如下。
工作职责:
1.负责公司教育教学产品的设计与迭代;
2.对高校的教务教学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根据学校需求及竞品完成业务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与原型设计,并跟踪设计、研发的全流程图,把控产品进度,测试上线;
3.持续对整个行业、竞争对手、自身产品进行数据分析与评估,完成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4.完成产品原型设计、功能需求分析等产品工作;
5.持续收集b端用户反馈,根据用户反馈制订每周产品计划;
6.协同研发、设计、运营等不同团队,持续提升产品稳定性及扩展性。
岗位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1年教育相关产品设计经验;
2.熟悉常用的数据分析模型、算法模型,有spss和sas分析工具使用经验者优先;
3.有扎实的产品功底、一定的审美能力,是目标导向者;
4.抗压能力好,善于沟通,能独立负责一块业务,推动产品落地;
5.对数据敏感,有优秀的业务解读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6.勇于创新,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工作意识。
这两家公司招聘的岗位,不是资深产品经理或者高级产品经理,且岗位名称是一模一样的,比较两家的岗位描述,就会发现以下不同点。
1.职责。某科技公司的关键词是“市场调研”、“需求梳理”和“竞争分析”,以及“参与产品的整体战略规划和路线图设计”等;而某集团的关键词是“需求分析”“原型设计”“测试”“分析与评估”。前者是规划层面上的,后者是操作层面上的。
2.任职资格。我们仅从一项就能看出不同。某科技公司要求5年以上产品管理经验,而某集团要求1年教育相关产品设计经验。业内资深人士一看就明白,5年与1年,产品管理与产品设计,差的不是一点儿。都是产品经理,而两家的要求差了几个数量级。
3.报酬。某科技公司给的报酬是60k~90k,某集团给的报酬是10k~15k,都是产品经理,两家给的报酬有5倍的差距。
以上对比并不是表明报酬高的公司就高级,报酬低的公司就差,而是通过比较说明:同样的岗位,在不同的企业,岗位信息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新人千万不能想当然,以为知道了岗位名称,就了解了岗位。
那怎么办呢?很简单,仔细阅读公司发的官方正式文件——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也叫职位说明书、职务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不同的公司,叫法不同。岗位说明书是公司用规范的文件形式对组织内各类岗位的工作性质、任务、责任、权限、工作内容和方法、工作条件、岗位名称、职等职级以及任职人员的资格条件、考核项目等做出统一的描述和规定。用一句话来说,岗位说明书是记录岗位基本信息的文件。
岗位描述是公司招聘广告中的岗位描述,互联网公司通常称其为jd,jd是英文job description的缩写,意思就是岗位描述。阿里巴巴设过一个岗位,在招聘该岗位员工时引起热议,这个岗位名称很奇怪,叫“机器人饲养员”。招聘广告表示,我们需要这样的你:
1. 为机器人宝宝制定“食谱”,科学投喂;
2. 教机器人宝宝“学说话”;
3. 帮机器人宝宝“搭积木”;
4. 带机器人宝宝“交朋友”。
给出的条件,广告中是这样说的,你将拥有:
1. 自由的工作时间,无须打卡;
2. 新颖的薪资福利待遇,据说很不错;
3. 超越大熊猫饲养员的成就感,相信我,很有挑战。
阿里巴巴的招聘广告就是岗位描述。岗位描述是将某岗位的岗位职责、任职资格、薪资福利等关键信息进行描述。阿里巴巴这个机器人饲养员的岗位描述,是用幽默、调侃的语气表达的。招聘网站上的招聘广告由于版面的限制,招聘单位的岗位描述一般会比较简洁、直白。这种招聘广告上的岗位描述,仅仅是岗位信息的简写版。可以这么说,岗位描述是岗位说明书的简写版,岗位说明书是岗位描述的完整版。广告上的岗位描述,一般是从岗位说明书中摘取的。而在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企业中,完整、标准的岗位说明书长达3~5页,一般有11个项目,包括岗位名称、所属部门、职等职级、直接上级、直接下级、岗位概述、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工作关系、工作标准、工作环境等。
而大多数公司的岗位说明书也有5~7个项目。以某公司采购员岗位的岗位说明书为例。该公司的《采购员岗位说明书》共有2页,分为7个项目。
第一部分:表头。岗位说明书的第一页最上面的部分是表头,记录岗位的基本信息,包括岗位名称、岗位编号、所在部门、岗位定员、直接上级、工资等级、直接下级、所辖人员薪酬类型等。
第二部分: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岗位说明书的第二部分,一般是岗位职责清单。岗位职责是岗位说明书的核心部分,通常会列出若干项,最少5~6项,最多十几项。这份《采购员岗位说明书》的岗位职责部分,一共列出了14项具体的职责,以下是部分职责。
●职责3:协助主管对新老供应商进行资质认证和综合能力考评。
●职责5:组织参与供应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职责10:负责建立供应商档案。
在所有公司里,岗位说明书最后一项职责都是一样的,都是“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这一条是用来兜底的,公司担心规定岗位职责时没有考虑周全。有了这一条,领导无论把什么工作交给你,就都有理由了。从专业的角度,这种“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不应该超过全部职责的导交办的其他事项”越多,表明岗位说明书越不规范。
第三部分:工作权限。工作权限一般分为“负责”、“协助”、“参与”和“协调”等。凡是带有“负责”前缀的职责,任职人要独立决定,全权负责。而“协助”、“协调”和“参与”的事项,任职人没有决定权。从“职责3”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采购员可以执行,但不能做决定,做决定的是主管或更高职位的人员。
第四部分:工作协调关系。这是指工作的前后手、内部客户与外部客户。如内部关系包括品管部、工程部、财务部、法务部,而外部关系包括供应商、行业协会和友商等。
第五部分:任职资格。任职资格是指岗位职责对学历、专业、培训经历、经验、知识技能、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第六部分:考核指标。大多数公司的考核指标,不会列入岗位说明书里,当然,列明更好,如年度供应计划完成率、供应合同履约率、数据库完善程度等。
第七部分: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包括使用工具、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现场环境、出差情况等。
这份《采购员岗位说明书》包括7个项目,已经不少。许多中小企业的岗位说明书,一般会简化为2个项目:一个是岗位职责,另一个是任职资格。仅这两个项目,对于履行岗位职责来说,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不过中小企业有包括2项内容的简化版岗位说明书,已经很不错。
对员工来说,岗位说明书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许多新人没有注意到,岗位说明书其实是一份邀约合同,是一份具有法律性、契约性的文件。
在管理规范的公司里,当公司为某个岗位制定岗位说明书时,这个岗位上的信息就固定下来。当公司用这份岗位说明书去招聘时,就说明公司与任职人达成了约定。签订劳动合同时,许多公司都会把岗位说明书作为附件,这样,约定就具有了法律约束力。
本讲知识点
什么是岗位说明书?
是公司用规范的文件形式对组织内各类岗位的工作性质、任务、责任、权限、工作内容和方法、工作条件、岗位名称、职等职级以及任职人员的资格条件、考核项目等做出统一的描述和规定。用一句话来说,岗位说明书是记录岗位基本信息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