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辣文 > > 新员工入职第一课 > 1.1 什么是企业
    1 认识企业

    每一家企业像一艘船,新员工就像上船的新手,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这艘船——这艘载着自己远航的船。

    认识企业,是认识职场的第一步。

    本课目标

    1.了解企业,特别是要了解企业法人的含义。

    2.了解和体会公司发展史。

    3.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

    4.了解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

    5.明白企业文化是公司之魂。

    本课提要

    1.1 什么是企业

    企业法人 公司与非公司

    1.2 公司发展史

    向前辈致敬 时间线 成功基因

    1.3 谁是老板

    所有权 控制权

    1.4 公司组织架构

    组织结构 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 管理团队 部门 科层制 指挥链直线式 职能式

    1.5 企业文化

    标识和仪式 制度和行为规范 愿景 使命 企业精神 价值观

    1.1 什么是企业

    职场痛点

    许多新人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组织——企业一无所知。

    本讲提要

    企业是什么?是独立的法人,是营利性组织,是利益的蛋糕。了解企业,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在职场的责任、权力和利益。

    企业,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迄今为止最为广泛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对于许多人来说,企业是工作的地方、生活的地方、养家糊口的地方、成就事业的地方、幸福和苦恼的地方,也是爱和恨的地方。

    201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套系列电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引起轰动。片子里以国外的杜邦、西门子、三菱、松下以及中国的华为、格力、海尔等为例,讲述了公司在一个国家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

    企业构成了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创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如果把企业和国家放在一起统计,那么全球一百大经济体中,51个是企业,49个是国家。全球最大的10家企业的销售总额超过了世界上最小的100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和。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第一名沃尔玛公司营业额为5亿美元,如果把沃尔玛看成一个国家,它在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中位列第25位,超过有近7 000万人口的泰国。企业为全球81%的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仅沃尔玛公司一家,就雇用了230万名员工,这一数据在全球国家和地区人口排名中位列第84位。

    再来看看我国的企业。

    以2017年年底作为统计口径,中国共有注册企业2 900万家,其中不到2%是外企,不到9%是国企,其余近90%是私有企业,也叫民营企业。2018年,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占80多家,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二位。2018年,我国有3.91亿人口在企业上班,企业吸纳了我国50.4%的就业人口,创造了我国90%的国内生产总值。

    可以说,企业兴则中国兴,企业强则中国强。处于世界科技和创新领域领先地位的华为、阿里巴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80多家中国企业,我国2 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使全世界感受着中国力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来没有如此重要。中国的企业,撑起了中国经济,撑起了中国科技创新,撑起了上亿家庭的生活,撑起了数亿人的事业和梦想。

    那么,企业是什么呢?企业,是独立的法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是利益的蛋糕。

    企业是独立的法人

    什么是法人?法人是按照法定程序设立的、有一定组织机构和独立支配的财产,并能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这就是说,企业就像一个年满18岁的成年人,有姓名、身份证,有权利、义务,能独立决定事务,能独立承担责任。

    如果企业不是法人,不像独立的成年人那样享有权利和承担责任,企业怎么聘用员工呢?怎么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谁和员工签合同?签了合同谁负责?不发工资员工找谁?有劳动纠纷时员工找谁?

    如果只有几个人或十几个人的小公司,什么事都找老板,老板也许还能应付,如果再大一点的企业呢?如果是大型企业呢?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有151万名员工,全公司每天签订的各种合同和协议就有上万份,都要找老板?显然是不现实的。

    现在的许多公司,员工甚至找不到老板。你在公司里能看到的所有人,从董事长、总裁到经理,都是雇员,都是打工的。那么,公司出了事谁负责?

    有了法人,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你去公司上班,是和公司这个法人签订劳动合同,而不是与某个个人签订合同。只要公司在劳动合同上盖了公章,公司的代理人签了字,出了任何事情,负责任的既不是给你签字的这个人,也不是公司的老板,而是公司这个法人。劳动合同的签字人离职,董事长被解雇,你都不用担心,只要公司这个法人存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就存在。你的工资被拖欠,不是老板拖欠你的,而是公司拖欠你的,你可以通过起诉公司这个法人得到赔偿。

    在我国,企业有两种,一种是公司,另一种是非公司。

    公司是按照《公司法》注册成立的。公司有两种,分别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公司都是以注册和投资的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如果全部亏损,甚至亏损了1 000万元,承担的民事责任最高是100万元。有了这种安排,不仅与公司有交易和往来的各方有了权利和义务的主体,而且投资人也不用担心企业出事会连累自己,使自己倾家荡产。个人以自己的投资额承担有限责任,只要他足额出资,公司因经营困难发不出工资,员工只能找公司经营者(总裁、董事长),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甚至申请财产保全,但无权要求个人赔付工资。

    非公司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这类企业要承担无限责任。也就是说,这类企业如果欠债,无法偿还,老板要拿自己名下的资产,甚至出售房子,也要把钱还上。

    企业是独立法人,不仅意味着有债要还,还意味着每一位员工进入公司后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公司这个法人,是公司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你如果在工作中出了差错,比如给客户或者公司造成了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的损失,最后都要由公司这个法人帮你解决。

    公司法人是公司行为和社会责任的基础,是公司员工职业行为规范的基础,也是员工与公司权利与义务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员工不知道和谁签劳动合同,也不知道找谁领工资。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做企业是为了赚钱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是不存在的。

    我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给企业的定义是:企业是从事营利经营的独立核算组织。

    联想公司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是: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人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如果没有千千万万的企业赚钱,世界会如何?国家将会怎样?

    企业是为了赚钱而存在的,因赚到钱而蓬勃发展,因赚不到钱而倒闭破产。企业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也才能理解经济活动为什么能够持续。

    市场经济中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一个个人或者一家公司,只有满足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客户才会付钱。也就是说,双方都得到好处而没人受损,交易才会达成。所以,在法律允许下,让客户自觉自愿掏钱,能赚钱的企业,增进了人们的福祉,会受到客户和社会的奖赏。这个奖赏就是,越来越多的客户愿意购买甚至用更高的价格购买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从而让这家公司赚取远远超过市场中其他公司的利润,公司可以用这些利润开发更好的产品或服务。

    ● 2017年,美国苹果公司的净利润达到484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赚钱机器。

    ● 2017年,中国工商银行净利润41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

    ● 2018年,华为公司的净利润为593亿人民币。

    试想,如果中国每年有几百家、几千家企业净利润达到几百亿美元,中国的企业家都能赢利,或者大部分能赢利,中国的国力会有所增强,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会有巨大的改善。

    赚钱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但是在不同时期,企业的经营目标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公司稳扎稳打,年年赚钱。比如海底捞,从公司成立到今天,年年赢利,从来没有亏损过。有的公司为了将来赚钱,当下选择以扩大市场份额、规模化经营为目标,即使巨额亏损也在所不惜。阿里巴巴公司成立后连续10多年亏损,近年来才赢利。京东1998年成立到今天22年了,还在亏损。

    企业的目的是赚钱。但是,企业不能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甚至要遵守生意伙伴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的通行规则。我国的《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都是确保企业在不损害社会、消费者和劳动者利益的前提下,良性竞争并取得利润。企业在赚钱的同时,要承担企业公民的责任、环境社会责任等。

    所以,新人进入公司,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公司创造价值,帮助企业赚钱。

    企业是利益的蛋糕

    公司所有人忙碌了一年,产生的营业收入就是一个大蛋糕。我们看看这几家公司的蛋糕有多大。2016年沃尔玛公司营收4 859亿美元,2017年苹果公司营收2 156亿美元,2018年阿里巴巴营收2 502亿元人民币,2018年华为公司营收7 311亿元人民币。

    全国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虽然不能与这些企业相比,但一年也有几百万元、几千万元人民币的营收。所以,这是一块很大的蛋糕!你到公司上班,风里来雨里去,不就是想从公司这个大蛋糕中分一块吗?不仅你这么想,投资人、高管、其他员工,还有银行、供应商,甚至在公司门口摆摊的、来公司送快递的、开出租的、卖保险的,谁不想从中分一块呢?

    怎么分?一般来说,能够分的这个大蛋糕,叫营业收入。在企业营业收入这个大蛋糕里,首先要分出一大块给开发商、业主或供应商,用于购买原材料、设备,或者购买土地、厂房;然后要分一块作为办公费用,支付房租、水电费、差旅费、招待费等;再分出一块,支付银行的利息和其他融资成本;接着,要分一块给员工和管理人员,支付工资、奖金、保险金和相关福利;接下来,要分一块给企业的各种服务商。租用了云服务器的公司,要分一块给阿里云、百度云或者华为云;将人力资源外包的公司,要分一块给人力资源公司;将法务外包的公司,要分一块给律师事务所;将保安业务外包的公司,要分一块给保安公司;将后勤外包的公司,要分一块给送餐公司、出租车公司、保洁公司。再接下来,要分一块作为折旧费、公积金、公益金等。

    最后,有一块很大而且很重要的蛋糕要分出来,用于纳税。公司营收这块大蛋糕,你一口,他一口,剩下的就不多了,这还没有计算研发、投资、赔偿、公益捐赠等费用。

    华为是我国的卓越公司之一,2018年营收为7 311亿元人民币,经过一系列分蛋糕的操作,只剩下593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利润率仅为8.1%,这已经很高了。许多行业,比如制造业、零售业,利润率能保持在3%就很不错了。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年份,一般会有30%左右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份,会有70%~80%的企业亏损。亏损是什么意思?就是公司所有人忙碌很久,不仅一分钱没赚到,反而赔钱了。

    注意,无论企业怎么亏损、赔钱,你的工资、社保等一分钱都不能少,必须要保障。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高发,西贝莜面村的老板坦言公司遭遇经营困境,现金流紧张。后在政府支持下,西贝莜面村很快获得银行一个亿的贷款,并首先用于支付员工的工资和保险。

    如果企业没有亏损,剩下的是纯利润。剩下的纯利润该分给谁呢?理论上,该分给股东(投资人)。投资人投资这家公司,就是想让公司的大蛋糕在大家分剩下之后,能给他留一点。所以,投资人或者老板,获得的是企业营业收入这个蛋糕该分的都分了之后,剩下的那一块。他们是分蛋糕游戏中最后拿蛋糕的人。最后剩下的那一块,用经济学的专业术语说,是经济剩余,或者叫企业剩余。投资人或老板,是第一个进入企业,最后领取企业剩余的人。

    作为职场新人,要了解公司分蛋糕的规则,学会与他人分享公司成果,还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了解了以上3点,新人就应该知道入职后,如何认识自己的企业。

    企业是独立的法人,意味着员工要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公司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责、职能、工作权限和工作关系。入职后,公司要为员工承担责任,员工也要为公司承担责任。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意味着员工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赢利,那么员工须尽快了解公司的战略、市场定位、客户、产品和服务、公司的竞争优势、如何运营、财务状况如何等。

    企业是利益的蛋糕,意味着员工应该深入了解公司的绩效、薪酬、奖惩、职业发展等规定,学会与他人共享利益,学会维护自己的利益。

    新人入职,从认识自己的公司开始。

    本讲知识点

    企业是什么?

    企业是独立的法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是利益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