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辣文 > > (大明风华同人)孙若微打怪传 > (朱瞻基番外)儿时
    (黑蛋视角)

    “你爹呀,真是这世上最好的人了。”娘说:“再没见过比他还善良好心的。”

    “嗯嗯。”我猛点头答道。

    我在娘膝上坐着,解一只爷爷赏给我玩的鲁班锁。金子做的小小一只,沉甸甸的很漂亮。爷爷说,解开了就送给我,就带我出王府骑马去。

    “可他有一点,不好。”娘又说道。

    我闻言抬起头来,迷惑地看着娘。爹哪里会不好呢?在我眼里,爹就是最好的。嗯,除了,爹腿脚不好,不能像爷爷一样,高兴的时候将我举过肩头,举高高。

    娘说:“你爹心肠太软了。容易被人欺负。”

    “谁敢欺负爹爹?”我急了。

    然而娘却没有明说。只是双臂环抱着我,轻轻说道:“你快快长大,和娘一起保护爹爹,好不好?”

    “好!”鲁班锁刚好解开了,我举起手中的战利品,高声答道。

    娘拿过我手里散架的鲁班锁看看,笑道:“基儿真聪明……你以后呀,可不要学你爹,要懂用聪明护住自己,不能一味善心,不管对谁都掏心掏肺那么好……”

    这大概是我稀少的童稚回忆之一了。

    我是个没有过多少童真童趣的人。成年之后每次看着祁镇天真烂漫围着若微撒娇,愧疚之余,都隐隐有些嫉妒。

    无忧无虑,笨孩子就是有这点好处。

    而我,从小聪明过了头。

    我没用多久就搞明白了娘所说的,是谁在欺负爹爹。

    起初,是直接向奶奶告状。奶奶很宠爱我,但她却说:“他们是兄弟,你二叔不会太过分的。”无论我怎样犟怎样闹,奶奶都只是柔声哄我,又说:“这不是小孩子改管的事情,奶奶只盼着你开开心心长大。”

    后来,便是在爷爷面前给二叔挖坑。

    有次假装无故被二叔打,害二叔挨了爷爷暴怒之下的一耳光,后来被爹知道了,气得骂我道:“小小年纪不学好!怎么跟你娘似地……”

    我当时就哭了,娘也红了眼眶,爹连着几天跟娘赔了无数的不是,才和好如初。

    仔细想来,爹娘不和的因,早在那时就种下了,只是等到爹登基,才结果。

    但大多数时候,爹和娘还是很好的。爹待娘珍重体贴,娘也很敬爱爹。

    所以永乐八年,当娘说“外婆看中一个小姑娘,漂亮又聪明,娘接她来宫里亲自教养,将来给你做媳妇好不好”,我很高兴地答应了。

    我也要和我将来的媳妇,做像爹娘那样的夫妇。

    若微是娘一手教出来的,温柔聪慧,举止端庄,处事得体。她和娘很像,但又有哪里不像。

    皇爷爷说,若微行事更像皇奶奶一些,虽然她并未见过皇奶奶。

    我成婚后,娘曾抱怨说若微工于心计,我笑了:“儿子也‘工于心计’得很呢。”

    心里压着一句话没有说:若微是娘教出来的,娘不也是工于心计之人。

    我说:“在这宫里,没心计连保命都难。而且她再工于心计,也都是一心为了儿子。儿子只有对她更好的理,没有责备她的理。”

    若微是我的,所以我知道。

    忘记是哪年,武定侯郭英的孙女进了东宫。好像从那一年起,娘的性情就渐渐变了。只是这变化来得太慢,当时难以觉察。

    娘私下提起郭氏,眼神里的光芒与她提起二叔时是一样的。可她在爹面前,在皇爷爷、王昭容、东宫妾侍们面前,却又强装温厚大方。

    爹的后院,不是我身为儿子能过问的。

    但我想至少我可以不让若微跟娘一样心里苦,不让若微有朝一日像娘那样变。

    娘在变,爹又何尝不变。

    从宠我,到用我,再到防我。

    宠我的时候,凡是好吃的,都想着留给我。

    记得爹刚做太子那几年,去面见皇爷爷,皇爷爷赏了他几个江南的密罗柑,爹尝了一个觉得比蜜甜,揣在袖里带回东宫给娘和我吃,结果进门看见桌上摆着金灿灿的一篮,皇爷爷赏我的。

    爹尴尬地笑着从袖里掏出密罗柑来,笑道:“原来还想借花献佛,没想到老爷子这么大手笔。”

    用我的时候,一边用我,一边骂我心狠手辣心术不正。

    明明他自己根本扛不住二叔的招儿。

    明明东宫的师傅们已经被二叔手下的人坑害得七零八落。

    明明他就是需要用我。

    可他用完了,还嫌我。

    不过像娘说的,爹是个心肠太软的人,而我是要护着爹的。

    防我的时候……便是此刻的南京之行了吧。

    也不知娘动手与郭氏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殃及池鱼”了没有。

    这几个月来,娘对爹的心思淡了,我对爹的心思也淡了。

    乍听胡氏提起娘“不介意‘殃及池鱼’”的无情说法,觉得荒谬至极,如今只觉得淡淡的好笑。

    二十多年至亲父子,几个月功夫就淡了。

    不知我将来,运气会不会比爹好些。

    自从胡氏摊牌,我便暗中离开车队,带了一队卫兵,着便衣在山东境内暗访。每隔三日与胡氏互派一人往来联络,再由胡氏用暗语将我所在之地报知母后——直接与母后或若微联络,如果被京城里的锦衣卫察觉,让父皇知道,就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山东,离京城近,又是二叔的藩地。

    我大概感觉得到,将来我们与二叔,终有一战。

    但还是隐隐盼着,我在山东暗访的结果,是得知二叔已经放下夺嫡执念。

    暗访,并非思虑已久的行动,起初只是想借此打发等待京城消息时的焦灼时间。我牵挂着远在京城的若微和母后,心里不安,却又无计可施。我一个按理说应当在赶往凤阳路上的人,能做什么?

    五月末,忽然流言四起,说皇帝其实已经驾崩。

    我不敢相信,连忙加派人马,八百里加急往胡氏那里去。

    还没等我的人回来报信,汉藩就张贴了招募兵勇的告示。明目张胆。

    我看着告示上盖的汉王府朱印,气得咬牙切齿。

    消息未经确实,那么父皇就未必有事。

    我忐忑惴惴,不知道在害怕什么,也不知道在期盼什么。

    六月一天夜里,飘忽有一梦,梦见爹双手拿着玉玺,冲我笑。

    我叫声爹,行了个礼。

    爹说:“你回来啦?”

    我说是。

    爹就把那玉玺往我手里塞。

    我以为他在试探我有没有夺位的心,往后倒退一步,惶恐道:“爹这是做什么!”坚决不要。

    爹笑道:“怕什么。给你了,就是你的。”抓住我手腕,将玉玺放进我手里,转身就要走。

    我忙追上他,问:“这东西给了儿子,爹往哪里去?”玉玺相传,便意味着老皇帝驾崩。我很害怕,想将玉玺还给他。

    “该给你了。”爹说:“爹找你爷爷奶奶去。”

    “儿子也去。”我想念两位老人家了。

    “你替爹照顾你娘。”

    我笑了:“娘处处要强,恨不得谁都由她照顾,哪里就要别人照顾她了。”

    爹食指比在嘴边,“嘘”了一声:“你也不怕你娘听见揍你。”

    梦里分不清时空,好像又回到爹做太子时,东宫里日常说笑。

    然而爹忽然肃容,指着那玉玺道:“爹没什么能给你,就只有这个。沉甸甸的,不好拿,你拿稳了。”

    说罢一阵大风刮过,爹的身影瞬间消失。我越想越怕,惊醒了。

    醒时约莫五更天,客栈窗外苍白的天空渐渐染红,不知谁家养的鸡打起鸣来。

    不多时听见门外有人慌里慌张上楼来,扣门,竟是海寿。

    ※※※※※※※※※※※※※※※※※※※※

    原计划倒是没想过写这个番外,因为黑蛋的形象通过小孙的眼睛其实就刻画得相对充分了。有小天使提出想看,我想了一下,也确实需要一个黑蛋的视角,补全帝后的过往,也略微展露一下黑蛋的心路历程,就写了~大家假期愉快,看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