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坐好,皇帝也不废话,直接开口道:“今年以来秦国公提出了多份奏疏,有些已经实施了,可谓成效卓著;有些进行了一半,其效果也是众所周知。天籁 小 说m常阁老,你管着户部,便先说说吧。”
“是!”
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常宽,起身行了礼复又坐下,然后将红红火火,直接赚了五千万两银子的机器局一通狠夸,又说了间接赚来的二千万两那十分之一的税收。
此外对常威提督,徐光启、毕懋康、孙元化掌管的火药、火器局的工作也是满口褒奖,纸壳弹、定远弹、燧枪、线膛枪炮的卓越性能那是有目共睹,没人能否定他们的功绩。
另外,根据户部的估算,推广土豆一事就让全国粮食产量增加了一倍,至少让上百万人可以吃饱,具体数目到明年才能统计出来。
在兵部左侍郎王之臣和北镇抚司千户周胜的努力下,北五省整顿卫所的事情已经进行完毕了,北直隶、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共计清理出十二万空额。王之臣现下已经去了四川,如果进展顺利,明年一年能够完成这项工作,保守估计能清理空额三十万人。
一个卫所兵,一个月粮饷、装备折算下来起码得二两银子,三十万人一年起码为兵部和朝廷节省七百万两银子。
另一个大头是削藩,已经削除的和上表自请的藩王已有七十家,剩下不到六十家不管愿不愿意,朝廷和户部都不会再给一两银子。这一项一年节省上千万两,里外里就为户部节省两千万两,这还不算皇宫内库里进账的三千万两,以及过千万石粮食和腾出来那三四亿亩良田,一亩田地出产半两银子,这一算就是两亿两白银,实在是个触目尽心的数字!
“……这些事项全部完成之后,预计每年朝廷可增加收入,四亿两白银!”
在座的朝廷要员们齐齐惊叹,连常威自己都有些晕乎,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真是吓一跳啊!
不过,这些是包括将摊丁入亩、一条鞭法以及十分之一税率推广开去后的收入!
“好啊,好,哈哈哈!”皇帝龙颜大悦,长声而笑,“秦国公允文允武真是国之栋梁,诸位爱卿要以秦国公为楷模啊!”
常威立即站起道:“臣只是出了一些主意,具体的事项都是内阁、北镇、户部、兵部操持的,臣也要感谢地方官员的鼎力配合,以及朝廷同僚们的支持,否则奏疏不会这么顺利通过。魏公公和司礼监、御马监派往各地的镇守太监也有大功在内,没有他们戮力同心,银子也没那么快收上来。当然,这一切都是皇上慧眼识人,英明神 武,否则,我大明朝不会有中兴之气象!”
“好,说的好啊!”皇帝击节而叹,目光扫视群臣,“朕听说外面有人传秦国公嚣张跋扈,恃宠而骄,你们看,这不是一个谦逊有礼的彬彬君子吗?朝廷从下到上他全夸了一遍,单单没有提及功劳最大的自己,这样忠贞贤良,温良恭俭让的忠臣哪里去找?”
在座大臣有一个算一个,险些听的吐血,温良恭俭让?谦逊有礼?彬彬君子?这些话能跟他常威沾上边?这小子是在皇帝陛下您面前装蒜呢,不过,这番话却让人很受用,啧,真是个狡猾的小家伙啊!
魏忠贤听了这番话心里一咯噔,这小子比东林那帮只知道蛮干死挺的二杆子狡诈的多啊,想了一下,离座躬身道:“皇上明鉴,秦国公的确是谦谦君子,外面那些谣言老奴会好好处理的。”
皇帝陛下大手一挥,“跟你没有关系,无畏方才也说了能收那么多银子上来,你尽了很大心力嘛。这件事你不要管,田尔耕,这些都是你锦衣卫的职责范围吧?”
田尔耕心中突地一跳,怎么点到我头上了?
“陛下放心,臣回头就去查这些谣言,臣亲自去查。”
“各人自有职责,这些事情该谁负责就要交待下去,不要弄不清楚。”皇帝轻轻摇头,目光一转扫向坐没坐像的崔应元。
崔应元昨天被脊杖三十,屁股上正疼着呢,可今天的大廷议不来又不行,只能咬着牙半靠在太师椅上,只求今天的廷议时间能短一点,谁知皇帝硬是在人堆里把他拎了出来。
“崔应元,你是锦衣卫同知,这件事情朕就交给你办了,不要老想着,西洋人在大明读书人眼中只是一群野蛮人,对国际友人的容忍终于到头了,这回真是群起而攻之,毕竟将常威跟孔夫子摆在一起这太过分了!绝对不能忍!
连大佬来宗道都愤而道一句:“黄口褥子,何敢与圣人相并?简直不知所谓!”
不知道来辅是故意的还是太过气愤了,他忘记了那位谦逊有礼的常威就坐在前面,这句话被常威听了个真真切切!
既然国际友人把自己捧的这么高,既然来大佬都开始讨伐了,常威要是不回敬一顿,那不是空落个跋扈的名头?怎么反击呢?
看着来宗道那张老脸,常威立刻来了主意,昂然起身,朗声道: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 既往,少年人常思 将来。惟思 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 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啥玩意儿?常威这两天开始转性写诗词文章了?昨天刚吟诗一,今天又来一篇文,这是用老年与少年比喻国家保守与进步的?听起来像那么一回事啊!
梁启的《少年中国说》可是后世鼎鼎有名的文章,放在这里来说科举改革,来对比来宗道和常威,实在是有现实意义至极!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这种大段的排比句,念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大气磅礴,非常适合用来喷人,常威又是盯着来宗道的脸大声念的,一时间竟把所有人都震住了。
念到精华部分,更是热血上涌,慷慨激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最后两句更是动了新得到的震慑技能,舌绽春雷放声道:“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常威念完依旧一脸愤慨的盯着来宗道,像要吃人一样,实际上他是想看看震慑技能到底有什么效果。
不想,来宗道脸色涨得通红,鼻息抽动几下,嘴巴张了两张,脖子一歪,砰地一下倒在太师椅中,竟这样晕了过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