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盟国军队突然起登6进攻时,驻防科尔武岛的美英军队仅872人,其中有84名是非战斗人员,还有22o名缺乏近战能力的防空炮手,真正意义上的6战兵力尚不及一个普通的步兵营,编员较为完整的主要是美军一个步兵连和加拿大军一个步兵连,前者驻守在开阔地带,战斗刚一开始就被同盟国海空军轰了个七七八八,抵御进攻的主战力量成了加拿大人。
上一场大战,不列颠本土险遭入侵,作为英联邦国家之一,加拿大责无旁贷地派兵参战,先后有二十余万加军部队开赴欧洲,过三万名加拿大士兵在法国和爱尔兰战场阵亡或是被俘,近万人因伤落下终身残疾,对于总人口七百多万的加拿大来说,这样的损失已是相当的沉重。尽管如此,当又一场战争浩劫降临时,成千上万的加拿大成年男子毅然告别家人,饱含热情地走进征兵站,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然后排队登船,奔赴充满艰辛、杀机四伏的战场……
科尔武岛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视线前方,爱尔兰空军上等兵斯蒂夫-奎夫背靠颤动的机舱壁,连做了几个深呼吸。此次空降行动额外配了充气救生衣,即便在伞降过程中不幸落水,只要临危不乱,严格按规程操作,被溺死的可能性应该很低,但战场上除了意外溺水还有各种各样的威胁存在。当初与自己一道加入空降部队的伙伴十已去三四,此战过后又会有几人永留异乡?
不久,舱门旁的红灯亮起,领队士官起身道:“小伙子们,做好准备,五分钟后跳伞!”
话音刚落,伞兵们纷纷开始对随身携带的装备进行最后一遍检查,确认用途不尽相同的各处扣环都在正确的位置上。而后,有人闭目等待,有人念念有词,也有人目不转睛地盯着机窗外面。
此时的科尔武就像是一座活跃的火山岛,只不过夹杂火光的浓烟是从火山脚而不是火山口喷出来的。在岛屿东、南两面,各有十数艘舰艇停靠海岸,还有多艘战舰在近海区域徘徊游弋。
片刻过后,舱门旁的红灯闪了两下,熄灭了,下方的绿灯亮起。
“最后三十秒!”领队士官高声喊出口令。
伞兵们当即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将拉绳挂钩扣上开伞绳索,接下来,所有人都无一例外地亲吻了自己的三叶草臂章——它既是胜利与荣耀的象征,更是幸运的精神 寄托。
半分钟时间一晃而过,领队士官用力打开舱门,强劲的气流瞬间涌入,机舱里的沉闷温热顿时被清目醒脑的新鲜空气一扫而空。
领队士官朝舱门外瞥了一眼,旋即高喊:“出!”
这12名伞兵如同一串熟透的葡萄,稍稍摇摆枝梗,便一个接着一个落下。
晴天,少云,东北风,风力二至三级,这是一个比较适合伞降的天气——在伞兵登机出之前,指挥部就会将目标地点的天气情况连同敌军部署等重要的信息提供给他们,但这些情报并不总能够跟实际情况相吻合,天气变化、敌军调整部署或是其他偶然因素都有可能给空降行动带来变数。
目标区域的风向和风,在飞机上是难有直观感受的,跳出机舱之后,有经验的伞兵能够通过下方参照物的相对位移情况进行判断。风向稳定,风偏低,更重要的是,岛上没有骇人的防空火力,这让斯蒂夫安心了不少。在下降的过程中,这名年轻但富有实战经验的伞兵不像第一次跳伞那样双眼紧闭,而是一边观察下方的情形,一边估算自己的降落地点。相较于德军青睐的r型快降落伞,爱尔兰空降部队选用的t型降落伞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伞兵可以通过曳放四根连接皮带改变降落的方向——精锐的皇家卫队成员甚至能够准确地降落在屋话的功夫,敌人的机枪又打出了好几梭子弹,但这些子弹不像刚才那样擦着伞兵们头皮飞过,而是嗖嗖地往上飞。
斯蒂夫抬头一看,又是漫天白色伞花的壮观景象,少说也有二三十名伞兵在往这边飘,带有曳光弹的机枪子弹以跟地面约3o度夹角的轨迹斜飞向上——炮塔机枪受到俯仰角的限制,一般无法作为防空机枪使用,何况谁能料到同盟国军队竟会在这样一座火山岛实施空降作战?
“安格斯中尉!有谁看见安格斯中尉了?”前面一名士官急匆匆地喊着问。
“中尉在这里!”随即有人应答道,“他中弹了,我们正在给他止血。”
就眼下的形势而言,这绝对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
片刻,刚刚的声音喊道:“滕克上士,安格斯中尉授权你指挥战斗!”
前面那名士官毫不迟疑地接管了战斗,他大声询问说:“我们的迫击炮呢?我们的迫击炮在哪里?”
旋即有人回应他:“迫击炮组全员就位,但没有迫击炮,我们得想办法避开敌人的机枪找到武器囊!能不能呼叫舰炮支援?”
代理指挥官立马否决了这个建议:“不行!这里离海岸太远了,舰炮有可能把我们一并送上天!我们得向前推进,看看能否用冲锋枪和手榴弹解决掉这个大麻烦。3排原地射击,分散敌人的注意力;4排1班、2班,从南面迂回;4排3班、4班,从北边迂回,谁先接近目标就由谁起进攻!立即执行!”
尽管起身就有可能被迎面射来的枪弹击中,伞兵们仍然勇敢地行动起来,一队往南也即地势低洼处迂回前进,一队向北也就是火山顶的方向迅推进,余下的伞兵则在坡地上各自寻找射击位置,试着用步枪和轻机枪压制敌人的火力,但是普通枪弹和钢芯子弹都无法对远处的工事构成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降落在坡地及周围的伞兵越来越多,但受制于敌方火力点,各部根本无法展开,更无从达成预定的作战目标,形势很不乐观。
几分钟后,从北面迂回的小股伞兵逐渐逼近敌方工事。眼看他们就要起进攻,紧挨着战车炮塔的一处掩体里突然甩出两枚手雷。只听得轰轰两声,几名伞兵顿时倒在了血泊当中。
伞兵斯蒂夫正在由南迂回的队伍里,遥遥望见一股烟尘升起,还以为是另一组同伴得手了,但嘎嘎怪叫的机枪声再度响起,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从北面迂回的伞兵虽然没能完成任务,但至少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使得从南面迂回的这一组伞兵能够较为轻松地绕到敌方防御工事侧后方。不多时,两架ju-3o战术轰炸机从空中呼啸而过,慑于航空炸弹的摧毁力,敌人的火力点暂时停止了射击,斯蒂夫和他的同伴们借势力,先是朝敌方掩体集中投掷手雷,然后冲进掩体,用手枪和冲锋枪清除里面的敌军士兵,激烈的战斗持续了大约两分钟,那里枪声爆炸声全数停息,而后有人挥舞着一根迸射绿焰的新好棒,以此告诉外面的同伴们,这里的敌人已经被解决掉了。